叛军听令后疯狂进攻,却遭遇密集的火力阻击,许多同伴倒下。
时间一长,叛军开始动摇。
短短两百米的距离变成了死亡陷阱,无论投入多少兵力,都无法突破。
宁王正焦虑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身边的太 ** 到后脸色大变,劝道:“王爷,大事不好,咱们快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宁王冷笑:“你觉得我们还有机会吗?没有了!即便勉强活命,也只会像丧家之犬般东躲 ** ,这不是本王想要的生活!”
他的语气透着深深的悲凉。
太监闻言落泪,自责道:“都是老奴的错,若不是老奴,王爷也不会陷入困境。
老奴对不住先太子,也对不起王爷!”
说完抽出侍卫的短剑自刎而亡。
随着京畿大营的援军到来,叛军失去斗志,纷纷丢弃武器投降。
牛继宗跪在弘武帝面前认罪:“臣牛继宗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弘武帝摆手道:“爱卿不必多礼,来得正是时候,不然又要经历一场恶战!”
牛继宗随即命军医为弘武帝处理伤口,完成后弘武帝说道:“走,去看看我们的英雄,听听他怎么说!”
弘武帝来到宁王所在,见宁王正抱着一名太监默默落泪,便问:“刘玄,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朕承天命即位,岂是你这种小人能算计的?”
宁王诡异地一笑:“四叔,您真的以为胜了吗?日后自会明白。"说完放下太监,拾起短剑仰天长叹:“父王、母妃,孩儿不孝,未能为您二老复仇,但仇人也已命不久矣,孩儿这就去见您二老。"话音刚落,便横剑自刎,倒在地上,脸上却带着诡异的笑意。
弘武帝叹息一声:“找块风水宝地埋了吧,这也算我为二哥做的最后一件事了。"立刻有人将宁王的遗体抬走安葬。
陈廷敬进言:“陛下,不如先回京,也好安定朝中大臣。
别忘了邓达还在神京,以免夜长梦多。"
这时李霄被押至弘武帝面前,他跪下道:“臣无能,致使窦奇遇害,兵权被邓安夺取,恳请陛下责罚。"
弘武帝道:“念你誓死不降的忠心,不予治罪,官降一级回家反省吧。"
李霄谢恩起身。
大军护送弘武帝离开山中。
神京城,卫国公府。
正堂内,邓安催促道:“父亲,我们必须赶紧走,时间紧迫。"
邓达平静地问:“宁王已经失败了?”
邓安答道:“是的,父亲。
贾环的阳平卫太过强悍,他们的火器锋利,甲胄坚固,普通弓箭无法伤及他们分毫,宁王正是被贾环率一千阳平卫击败。"
邓达看着邓安叹了口气:“安哥儿,你是我们几个孩子中最出色的,也是我最期待的,可惜我无法保护你们所有人。
总不能让整个家族都流亡海外。"
邓安听出父亲的意思,明白他是想牺牲自己来保全家族,苦笑一声:“即便孩儿认罪伏法,弘武帝就一定会放过邓家吗?恐怕不会的
邓达摇头说道:“只需将此事全部推到你身上,如今又无证据,顶多是受你牵连被罢官削爵罢了。
如此一来,我们邓家还能存续于世。
若随你逃亡,这一大家子的老弱妇孺又该如何?况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弘武帝在大批护卫的护送下抵达神京城,戴权来到弘武帝车驾前躬身禀报:“陛下,卫国公邓达跪在城门口请罪!”
弘武帝闻言冷哼一声道:“朕倒要听听他还有什么说辞。"说完,便走下车驾朝城门走去。
邓达此时正跪在路上,见到弘武帝前来,连忙磕头道:“罪臣邓达教子无方,竟犯下谋逆之罪,已将其处死,特来向陛下请罪!”
说着,他揭开旁边用红布遮盖的托盘,露出其中邓安的头颅。
周围百姓纷纷称赞邓达深明大义,弘武帝心中怒火涌起,但又不能明说邓达此举是为了保全全家性命,于是沉声说道:“邓达,据说邓安指控你勾结元兴勋臣与先太子旧部,意欲扶持宁王登基?”
邓达急忙叩首道:“回陛下,臣世代蒙受皇恩,绝不会做此等事。
老臣一直居家,未曾联络任何人,陛下一查便知,这逆子实在可恶,是要断送老臣一家人的性命啊!”
围观百姓也跟着附和道:“这逆子确实可恨!”
弘武帝明白邓安所言属实,心中暗叹,这老狐狸行事果然老辣。
于是沉声道:“即便你未曾参与,但谋逆乃是重罪,你邓家亦难辞其咎。"
邓达说道:“老臣明白,只求陛下念及我往日对国家有所贡献,能让邓家留下一线香火。"说完,再次叩头不止。
弘武帝吩咐道:“来人,将邓达打入大牢,待事情查明后再作定论。"立刻有侍卫上前,将邓达五花大绑带走。
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
弘武帝端坐御座,俯视群臣道:“朕在秋猎时险遭不测,幸得众将士拼死护驾,方保无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