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将一切安顿好之后,给洛阳发了一封信息后,
就带着张皇后和阿依珞珈去了陵园。
现在陵园这里,相父和师娘合葬在一起。
按照诸葛丞相的遗愿,他的要求就是守着大汉的西边。
如果后人还记得他的话,就不会忘记这片土地。
或许,后世就不会重复燕云十六州的遗憾。
去年师娘去世,也选择在这陪着相父。
陵园很朴素,墓碑上刻着:
“汉故丞相武乡侯诸葛公夫妇合葬之墓”
刘禅他们仔细清扫了一下陵墓,献上了祭品。
刘禅恭敬叩首,祷告道:
“相父,师娘,朕要回去啦。
西域中亚这里已经平靖,
有这里的山海为界,作为大汉的屏障。
相信后世不会重蹈那些悲剧了。
诸葛瞻偏爱商路,不想入仕,
他选择留在西域这里,朕已应允。
现在诸葛城已经成为中亚交通中心,
乘坐蒸汽火车往来都很方便,
明年清明,朕会再回来看你们的。
朕很好,大汉也很好,你们放心吧!
走啦!”
一缕清风掠过,卷着纸钱的灰烬旋转,
轻轻飞上了陵园上空。
……
身毒郡
刘禅乘坐着蒸汽火车,经南线返回中原。
铁轨横穿这片平坦的土地,
举目望去,这片土地上劳作的场景,已经和中原无二。
远处河流使用的水车,已经比他和师娘制作的第一版改进了许多。
沿途的一个个水车,把河水提高到水渠里,流入各处的田地当中。
当火车停在沿途兵站道岔,给对向火车让路的时候,
可以看到一列满载稻谷的蒸汽列车呼啸而过。
他们应该就是从这里运送粮食到中亚诸城的。
刘禅好不容易有了闲暇,饶有兴致地看着沿途的风景。
等进了掸郡,就能明显看到铁路和兵站沿线的不同,
整条道路,都是从雨林当中拓展出来的。
许多地方已经长出了灌木和小树,应该过几年就得清理一下了。
这里随处可见木材加工的工坊。
清理道路和有效砍伐,一直都是这附近的重要产业。
等到了合浦,刘禅特意带着张皇后与阿依珞珈下车,去参观了南珠养殖场。
现在南珠的养殖规模,已经比当年大了十倍不止。
就在当年合浦大战的那处海湾,现在已经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养殖池。
不知道水下还有没有沉没的东吴战船。
当年的采珠人如今大多年事已高,新一代的管理人员,
也许不会记得曾经采珠的辛苦和危险。
努力奋斗,不就是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生活吗?
从合浦北上,走的是当年刘禅极行取合浦的那条路。
当年建造的铁索桥,看样子已经翻新过一次。
刘禅指着沿途的瀑布山林和桥梁,
给二女讲述当年,他们使用水路两用船穿行这里的情形。
当然,刘禅没有说那些艰险,说出来只会让家人担心,不是吗?
在南中祭奠了阿依珞珈的父亲,鼎鼎有名的孟获大王。
住在现在的砖瓦房中,阿依珞珈的兄弟姐妹一边寒暄,
一边和她抱怨现在生活多不容易。
阿依珞珈只是痴痴笑,并不评价。
就连皇子都需要自食其力,他们难道还想继续不劳而获吗?
离开建宁之后,一行人抵达猇亭。
在猇亭的夷陵之战纪念碑前,有一群少年正在参观这里。
刘禅拦住了随从,没有打搅他们。
他就坐在山坡这边,吹着江风,微笑着看向那些朝气蓬勃的少年。
直到那些少年离去,刘禅这才带人给纪念碑献上了一些贡品香火。
从猇亭这里坐船来到江陵,和关淑见面之后,更是唏嘘不已。
关淑这些年镇守江陵,主要还是集中在民生方面。
毕竟天下一统,江陵已经不属于前线。
就连关刀铁卫,除了唐异那支改造过的,基本都退役了。
关淑自嘲道:
“现在的大汉军队,更多使用枪炮,寻常步兵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了。
当年的关刀铁卫,那可是主力中的主力啊!”
刘禅安慰道:
“关姐姐不必因为这个而感到惋惜。
随着甲胄越来越厚,越来越重,
单纯劈砍的关刀铁卫,已经有些吃力了。
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当初的关刀,咱们不也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改进吗?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除了唐异他们那个改进方向,
关刀铁卫也会根据实战情况,做出锤子,或者其他武器的改进考量。
不管怎么说,关刀铁卫也是咱们汉中之战打出来赫赫威名,我想二叔也会欣慰的。”
刘禅感慨道:
“不管怎么样,那都是咱们的来时路,关刀铁卫这个编制,朕会一直保持的。
放心吧,朕是一个念旧的人。”
这一夜,关淑说了甚多民生方面的设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