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军毫无悬念的攻克泰西封城,
沙普尔一世可耻地逃了。
他带着他的卫队逃往阿尔达西尔。
在这片萨珊波斯发家的土地上,他疯狂地征兵,修建堡垒。
沙普尔一世甚至连睡觉都穿着家传的甲胄,
生怕汉军一鼓作气过来,砍了他的脑袋。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沙普尔心惊胆战等了足足一个月,
等到的却是汉军宣布战争结束,
自此西域中亚商队由汉军保护的消息。
沙普尔在老旧的宫殿里乱砸一通。
这只是他的无能狂怒罢了。
汉军的实力,已经将他吓到了。
又有谁能不害怕?
以大汉的实力,平推任何国家都毫不费力。
还好,大汉讲道理。
他已经派遣使节,去向汉人皇帝表示臣服。
而汉军在将所有萨珊波斯的势力,
通通清理出厄尔布尔士山脉后,就信守承诺停下了大军的脚步。
直接守住山口险要,开始兴建兵站以及城市要塞。
对于现在的大汉来说,
沙普尔一世的死活,根本不在意。
至于他的臣服可以维持多久,刘禅依旧不在乎。
只要大汉按照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只会越来越强!
也只会越来越强!
这场让中亚诸国,惊掉下巴的旷世大战,
竟然一年多时间就结束了?
中亚的两大霸主,
曾经的贵霜帝国,
新兴的小霸主萨珊波斯。
他们两个在整个中亚位置,
都是动辄灭其他国家的存在。
谁能想到,他们就因为不自量力地去撩拨了一下大汉,
就成了现在的结果。
贵霜帝国烟消云散,
新兴的小霸主萨珊波斯,国土丢了大半,向大汉献出了膝盖。
而通过这场碾压式的大战,
大汉不可冒犯这件事,
也随着商路的扩展,已经深入人心。
大汉的强大不可想象,
而大汉却不像那些恃强凌弱的帝国一样,
靠着自身的强大去欺辱小国。
大汉讲律法,讲道理。
只要认同大汉的价值观,好好和大汉做生意,
大汉就会像一个和善的商人,童叟无欺。
而如果抱着强盗的那些想法,
想要靠劫掠和恃强凌弱占好处?
那么贵霜帝国和萨珊波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汉的刀未尝不利。
西域到中亚之间的商路两旁,
那些人头堆成的京观也是最好的例子。
这条商路随着汉人商队的通行,已经变得异常平和。
有大汉这把利剑悬在头上,
就算心思不正的家伙,也都变得知书达理起来。
刘禅没有管这些外面的纷扰。
他坐镇在诸葛城,全力主持建设从诸葛城到安息郡的铁轨和兵站。
原本他是准备用葱岭山脉这里,
作为西边的天然国界的。
随着贵霜和萨珊波斯的自己作死,
刘禅超额完成了西边山海为界的目标。
如今大汉的疆域西侧,是从海峡的那个小尖尖开始的。
国界从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东口)开始,
向北延伸至西海(里海)。
用整个厄尔布尔士山脉,作为大汉的西向的边界。
暂时的。
如果还有不长眼睛的国家,试图挑衅大汉的存在,
刘禅并不介意再多杀几只鸡儆猴。
大汉并不享受战争,大汉从来不惧怕战争。
因为多了莫大的国土,刘禅只能在诸葛城又坐镇了两年多。
编户齐民,派遣扫盲学者,三令三策的具体推行。
这些工作大汉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从原本西域所在城邦,成长起来的这些少年。
他们已经是大汉的坚定拥护者了。
在刘禅坐镇诸葛城的这几年,
整个大汉并没有只做西域征战这一件事。
身毒全境,已经纳入了大汉的有效统治。
随着铁路的贯通,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
身毒北部这片平原,已经开垦成肥沃的土地。
这里已经成为继东南诸地又一个产粮大郡。
随着三季稻,葵花籽,南瓜,玉米等良种的推广,
让百姓吃饱饭,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
倭国几个岛屿已经设立成樱花郡,
主要矿产,桑蚕,渔业等,由大汉移民进行开发。
这里也成为目前东线的地理疆域。
北海周围主要还是一些木材矿产的加工,
这里是驻守的北疆,赵广已经依托北海的基地,向北探索到了极点。
在那个极冷之地,留下了一块大汉的石碑。
不过确实太冷了,现在没有开发的意义。
不过辽东全境已经开发成新的产粮区。
刘禅怎么会把这片产粮区给忘记?
姜维正式接任丞相一职,有丞相府以及参谋团队辅助,干得相当不错。
刘祚太子监国,刘泰主持商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