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能投奔的,也就只有我们的猿臂寨,或者青州的宋江了。”
“嗯。”
赵言点点头,
“阿秀说得有理,依我看,孙立十有 ** 是去了青州找宋江。”
“为什么?”
陈丽卿不服气地说道,
“我们猿臂寨难道不如清风山?”
“这不是比不比得过的问题。”
赵言笑着解释道,
“论实力,猿臂寨与清风山差不多。
但在官军围剿梁山时,宋江带人上山帮忙,我让人写了一篇招安檄文,用他的名义发到了江湖上。
檄文里已经明确表达了宋江希望归顺朝廷的想法。
既然孙立一心要复职,自然首先会想到与他志同道合的宋公明……”
这次来到登云山,虽未见到孙立等人,但也算有所收获。
至少让赵言知道,又有一个人去投奔及时雨宋公明了。
山上,
听到赵言的话后,陈丽卿疑惑地问:
“那清风山的寨主晁盖不是一直听从梁山的指挥吗?”
“之前我们路过青州的时候,晁盖还特意送来不少金银珠宝作为军费呢。”
“看他这副模样,似乎并不想归顺朝廷。”
“姐姐,”
刘慧娘微笑道,“想要归顺朝廷的并非托塔天王晁盖,而是及时雨宋江。”
“可晁盖不正是清风山寨的寨主吗?”
陈丽卿说到这里,看着含笑的赵言与刘慧娘,忽然醒悟过来,“这两人志向不同,清风山恐怕迟早要发生冲突。”
“确实如此。”
赵言点头道,“清风山的内斗只是时间问题。”
“不知会在何时?”
“依我看来,多半是在明年春天。”
刘慧娘分析道,“到时候,汴梁朝廷必然再次派兵围剿梁山,梁山若能取胜,威望必将在山东大增。
人心一旦生变,恐怕再无人会顾忌朝廷。”
“因此,一心归顺的宋江,定会趁机助朝廷剿灭梁山,如此一来,他立功后接受招安,也就名正言顺了。”
“其实……”
刘慧娘小心瞥了赵言一眼,然后无奈说道,“我父亲他们也是这般打算。”
“什么?”
陈丽卿一脸震惊,“弟弟和刘叔叔他们,居然也……”
“虽被朝廷奸臣陷害,”
刘慧娘苦笑道,“但父亲他们仍对朝廷抱有期待,即便落草为寇,依然日日想着效忠那个昏庸之君。”
见刘慧娘与陈丽卿情绪低落,赵言急忙转移话题:“好了,别提这些了。
既然登云山寨已被焚毁,我们这就下山吧。”
……
赵言等人沿着官道往毛家庄行去。
毛太公与毛仲义父子因梁山之故丧命,连同毛太公担任登州孔目的女婿王正,也难逃石秀等人的惩处。
赵言此行前往毛家庄,意在查明是否还有人觊觎已分配给毛家庄百姓和佃户的土地。
然而,此行依旧无果。
毛家原有的四五千亩良田虽令许多人垂涎,但由于梁山曾将登州孔目的头颅示众,震慑了登州的官员和富户。
尽管登州水军近期冒犯了梁山却安然无恙,但这得益于他们拥有海船得以避入大海。
一旦官员或豪绅触怒梁山,即便能乘船逃至海上,他们的家业仍留在陆地,若遭梁山报复,岂不是得不偿失?因此,这些人纵然渴望良田,也只能忍耐。
赵言对此颇为欣慰,看到毛家庄百姓的喜悦之情,他便未予打扰,率众离开村庄,直奔海边的盐寨。
……
梁山盐寨经过十余日筹备,上千名士兵分散伪装成商旅返回盐寨。
不久,一名探子向隐藏于此的赵言报告,在海面发现数艘大型战船,“看来登州水军果然归来了!”
赵言冷哼一声:“此番定要讨回这笔血债!”
随即问道:“阮家兄弟那边如何?可有消息?”
尚未回报消息,探子摇了摇头,“不过依时间推算,阮家兄弟的船队应该快到了。”
赵言凝声叮嘱:“务必密切注视北边海岸线。
一旦发现他们的船只,即刻回禀。”
“遵令!”
探子迅速离去。
赵言转身面向盐寨内操练的梁山水军,登州水军已退回水寨,只待梁山水军到达,他便可直取敌营。
尽管官军有近三千水师,而赵言一方加上盐寨原有兵力也不过一千六百余人,但他毫无畏惧。
官军虽人数占优,实际战力却十分薄弱,尤其在陆地作战中,面对梁山精锐,毫无胜算可言。
……
另一边,登州水寨之中,荡海龙伍都监指挥水军返寨后,立刻派人前往梁山水寨侦查情况。
“伍都监,是否再次出击?”
下属问道。
荡海龙皱眉斥责:“糊涂!那盐寨刚被我们烧毁重建不久,即便再去劫掠又能得到什么?不如等半年,等寨子里囤积更多粗盐,那时再行动岂非更丰厚?”
此话一出,众人皆点头赞同。
顿时引得周围水军哄笑出声,人人脸上皆显露出渴望的神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