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有个富甲一方的丝绸商人姓柳,家中妻妾成群,却只有一个独女,取名秋娘。秋娘出生时便不会啼哭,接生婆当时就觉蹊跷,只是不敢多言。柳老爷中年得女,虽有些失望不是男丁,却也疼爱有加。
谁知秋娘长到三岁,竟从未开口说过一个字。柳老爷请遍了城里城外的大夫,都说秋娘喉咙无碍,舌头灵活,却不知为何不能言语。柳夫人日日以泪洗面,柳老爷也逐渐对这个哑巴女儿失去了耐心。
"老爷,我请了城东的算命先生来看过了。"一日,柳老爷的二房李氏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先生说秋娘命格奇特,是天上扫把星转世,专克父母兄弟。若不送走,恐怕..."
柳老爷眉头紧锁:"胡说八道!我柳家世代积德,怎会生出克星?"
李氏抹着眼泪道:"老爷若不信,可还记得去年您那船丝绸无缘无故沉了?算命先生说,这是因为..."
柳老爷脸色越来越难看。当晚,他独自喝了一壶闷酒,第二天一早,便命人备了马车准备带秋娘出门。
"老爷要带秋娘去哪儿?"柳夫人惊慌地问。
"去城外寺庙祈福。"柳老爷冷冷地说,却不敢看妻子的眼睛。
马车出了城,却不是往寺庙方向,而是驶向了荒无人烟的西山。到了半山腰,柳老爷命车夫停车,亲自抱着秋娘下了车。
"秋娘,爹对不起你。"柳老爷声音哽咽,却还是狠心将女儿放在一棵老槐树下,转身离去。
秋娘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明白父亲为何丢下自己。她想哭喊,却发不出声音;想追赶,却迈不开步子。只能眼睁睁看着马车渐行渐远,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山路上。
夜幕降临,山风呼啸。五岁的秋娘蜷缩在槐树下,又冷又饿。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秋娘惊恐地抬头,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站在面前。
"哎哟,这是谁家的小姐,怎么一个人在这儿?"老乞丐蹲下身,借着月光看清了秋娘精致的小脸和绸缎衣裳,"乖乖,不会是柳老爷家的千金吧?"
秋娘不能回答,只是眼泪汪汪地看着他。老乞丐叹了口气:"我马三虽然是个要饭的,也知道柳老爷家有个哑巴小姐。没想到啊没想到..."他摇摇头,脱下自己的破棉袄裹住秋娘,"跟我走吧,好歹有条活路。"
马三把秋娘带回了自己在城郊破庙的"家"——其实不过是几块木板搭成的窝棚。他用讨来的半碗稀粥喂秋娘,秋娘狼吞虎咽地吃完,终于在马三怀里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马三就发现秋娘发起了高烧。他翻出全部积蓄——七个铜板,请了赤脚医生来看。
"老马,你疯了?为一个捡来的丫头花这么多钱?"同住的乞丐不解地问。
马三摸着秋娘滚烫的额头:"这孩子命苦啊,我不能见死不救。"
三天三夜,马三寸步不离地守着秋娘。第四天清晨,秋娘终于退了烧,睁开了眼睛。她看见马三憔悴的脸,伸出小手摸了摸他花白的胡子。
马三笑了:"好孩子,以后你就跟着马爷爷吧。虽然穷,但不会饿着你。"
从此,破庙里多了一个小乞丐。马三给秋娘换上粗布衣裳,教她用手势表达意思。秋娘聪明绝顶,很快就能用简单的手势和马三交流。马三还发现,秋娘特别喜欢用木炭在地上画画,花鸟虫鱼,画得活灵活现。
"秋娘啊,你这画可比城里那些画师强多了!"马三惊叹道。
秋娘十二岁那年,马三想了个主意。他在城门口摆了个小摊,让秋娘当场作画,路人若觉得好,便赏几个铜板。秋娘的画栩栩如生,很快"哑画女"的名声就传开了,每天都有不少人专程来看她作画。
这天,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在摊前驻足良久。秋娘正用木炭画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那仙鹤神态灵动,仿佛下一刻就要从纸上飞走。
"妙!妙啊!"男子拍手称赞,"小姑娘,这画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秋娘点点头,用手比划着解释仙鹤的姿态。
男子更加惊讶:"你不仅画得好,对画理也颇有见解。在下周子敬,是个画师。不知姑娘可愿随我学画?"
马三听说后,激动得老泪纵横:"秋娘啊,这是你的造化!周画师可是京城有名的大家啊!"
秋娘却拉着马三的袖子不肯松手。周子敬明白了她的意思,笑道:"老人家若不嫌弃,可一同前往。我在城中有处宅院,正缺个看门人。"
就这样,秋娘和马三搬进了周府。周子敬发现秋娘天赋异禀,不仅过目不忘,对色彩和构图更有独到见解。他倾囊相授,秋娘的画技突飞猛进。
三年后,周子敬将秋娘的一幅《百鸟朝凤》献给了路经此地的钦差大人。钦差带回京城,呈给了酷爱书画的皇帝。
"这画是何人所作?"皇帝爱不释手。
"回皇上,是江南一位哑女所画。"
皇帝大为惊奇:"传旨,召此女入宫,朕要亲眼看看她是如何作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