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县的夏日闷热潮湿,蝉鸣聒噪地穿透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玻璃窗。渠成顺坐在主任办公室里,手中的茶杯氤氲着袅袅热气,目光却紧锁在面前的一摞文件上。自去年成立法律服务中心以来,各类法律纠纷如潮水般涌来,而今天要处理的案子,似乎格外棘手。
“渠主任,当事人到齐了。” 法务助理张彩娇轻轻推开门,声音清脆。渠成顺放下茶杯,整了整身上略显陈旧却笔挺的西装,迈步走向调解室。
调解室里,债权人田某一脸焦急,不停地搓着手;而曾经承诺偿还债务的杨某则紧绷着脸,身旁坐着他新的妻子,眼神里满是戒备。负责诉前民事调解工作的周万发已经在调解桌前就位,手中握着厚厚的卷宗,那里面不仅有法院的判决书,还有杨某亲笔写下的承诺书。
“大家先冷静一下,今天请各位来,就是想把事情妥善解决。” 渠成顺温和的声音在调解室里响起,“杨某,你先说说,为什么拒绝履行承诺书上的约定?”
杨某清了清嗓子,眼神有些躲闪:“我当时就是一时糊涂,以为签了字能帮丰某渡过难关。现在我和她已经离婚了,离婚协议里写得清清楚楚,所有债务由她承担。而且我也不是主债务人,就是个担保人,不应该让我还钱。”
周万发推了推眼镜,翻开卷宗,指着承诺书上的内容说道:“杨某,你在这份承诺书上明确写着‘自愿用本人公积金偿还丰某欠田某债务’,并且签了名,按了手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你这个承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可那是在我和丰某没离婚的时候!” 杨某激动地站了起来,“现在情况变了,我不能因为一份过时的承诺,搭上自己后半辈子的积蓄。而且我咨询过其他律师,都说离婚协议里的约定能保护我。”
这时,刚从信访局退休不久就加入服务中心的戴世龙缓缓开口:“小杨啊,你对法律的理解有偏差。离婚协议确实能在你和丰某之间划分债务,但这只是内部约定,不能对抗像田某这样的善意债权人。你当初自愿做出承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田某听了,连忙说道:“杨哥,我也不想为难你。但我这钱也是辛苦攒下来的,借给丰某是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你既然答应还钱,就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杨某新妻子在一旁皱着眉头,不满地嘟囔:“我们家现在也不宽裕,凭什么要替别人背债?”
调解室里的气氛剑拔弩张,渠成顺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家先别激动。这样,我们先暂停调解,给杨某一些时间,让他再仔细想想。同时,我建议杨某也可以咨询更专业的法律意见,确认一下自己的法律责任。”
调解暂时告一段落,田某离开时眼神中满是失望,而杨某则心事重重地和妻子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渠成顺召集了中心的成员开会。副主任张忠民、司法局退休协助工作的周万全,还有前来采访的晨报记者方梅都围坐在一起。
“这个案子很典型,” 渠成顺说道,“很多人以为离婚协议里的债务约定能逃避责任,却忽略了对债权人的承诺。我们不仅要帮田某追回欠款,更要通过这个案子,向大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周万发点头赞同:“没错,杨某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人法律意识淡薄,做出承诺后又想反悔。我们得让大家知道,法律不是儿戏,一旦做出承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方梅拿起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案子写成专题报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法律条文,让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服务中心的成员们各自忙碌。周万发和周万全多次走访杨某,耐心地为他讲解法律知识,分析拒不履行承诺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张忠民则整理类似案例,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做准备;张彩娇协助收集相关法律条文和资料;方梅也持续跟进案件进展,撰写报道初稿。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杨某依旧固执己见,甚至开始躲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联系。田某得知后,情绪变得愈发激动,再次来到服务中心,言辞激烈地要求立刻采取法律手段。
“渠主任,我等不下去了!杨某这是在耍无赖,要是他一直不还钱,我该怎么办?” 田某红着眼睛说道。
渠成顺拍了拍田某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法律会给你一个公正的结果。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诉讼材料,如果杨某还是拒不履行承诺,我们会帮你向法院提起诉讼。”
就在大家准备走法律程序时,事情出现了转机。原来,杨某在多方了解和思考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主动联系了服务中心,表示愿意履行承诺。
“渠主任,我想通了。当初是我自己自愿做出的承诺,不能因为离婚就逃避责任。我愿意用公积金偿还剩余欠款。” 杨某的声音里带着愧疚。
渠成顺欣慰地点点头:“能想明白就好。这不仅是对自己承诺的负责,也是对法律的尊重。”
最终,在服务中心的见证下,杨某与田某达成和解协议。杨某按照承诺书的约定,用自己的公积金逐步偿还剩余借款本金。田某也对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方梅的专题报道也顺利发表,详细讲述了这个案件的经过,并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报道在青山县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读者纷纷来信咨询类似问题,还有不少人主动来到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学习法律知识。
这个案件的圆满解决,让服务中心的成员们更加坚定了普法和为民服务的决心。他们知道,在法治社会建设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类似的纠纷需要解决,还有许多法律知识需要普及。而他们,将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用专业和热情,为青山县的百姓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案件。但渠成顺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始终相信,只要秉持着公正、专业、负责的态度,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没有解决不了的纠纷。他们继续在青山县这片土地上,播撒法治的种子,让法律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喜欢律政锋芒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律政锋芒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