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能源困境与灵感乍现
木卫二改造工程控制中心内,量子之芯的虚拟屏幕上数据流疯狂跳动,能源曲线如同被陨石击中的卫星,呈断崖式暴跌。
"好家伙!这能源窟窿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再这么下去,咱这工程可就成了没气儿的气球——彻底瘪犊子!"林轩的想法通过量子之芯的外接扬声器传出。作为寄宿在量子之芯中的特殊量子态意识流,他的每一个指令都通过复杂的量子纠缠网络传递到基地各处。
随着大气改造工程推进,气体制造站的能源消耗如同失控的链式反应,呈指数级增长。
基地外,木卫二漫长的极夜正无情吞噬着太阳能板的效率,如今其发电能力仅为地球的12%。小型核电池组的储量指示灯已经亮起刺眼的红光,量子之芯的监测显示,这些"救命稻草"仅够维持基础营地运转72小时。
而新规划的冰层钻探项目,每启动一次就要"吃"掉相当于地球一座小型城市日用量的能源,简直是往无底洞里扔资源。
"量子之芯!再给我把数据库翻个底朝天!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工程烂尾,变成太空里的'烂尾楼'!"林轩的指令化作量子比特流,在主机核心中高速运算。
量子之芯的核心部件瞬间蓝光爆闪,以每秒10^18次的运算速度,在1.2PB的数据库中疯狂检索。然而,冰冷的机械音很快传来:"无可用方案。"
就在这时,木星巨大的红色气旋仿佛一只苏醒的远古巨兽,在天际翻涌咆哮。一场直径超500公里的电磁风暴,正以每秒1200公里的恐怖速度席卷而来。
天空中,蓝紫色的闪电如暴怒的巨蟒狂舞,冰层在风暴的肆虐下发出尖锐的"咔咔"声,仿佛随时都会分崩离析。
负责能源设施维护的ROB1号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带领23台智能机器人组成钢铁方阵,在银白色的冰原上逆风前行。
"检测到木星磁层与太阳风产生S级电磁扰动,所有单位立即启动电磁屏蔽协议。"ROB1号的机械音通过量子之芯中继,沉稳而坚定。
擅长电路维修的机器人迅速展开精密的机械臂,将备用的电磁屏蔽网如同披风般覆盖在设备表面;力大无穷的搬运机器人则用坚固的机械爪紧紧抓住太阳能板支架,宛如钢铁卫士般抵御着狂风的侵袭。
但电磁脉冲如同宇宙的一记重锤,精准击中距离营地3公里处的太阳能发电站。
光伏板表面的钙钛矿涂层在强电磁干扰下,瞬间出现蜘蛛网状的裂纹,原本有序流动的电子变得混乱不堪,如同被惊散的蚁群。
紧接着,核电池组的冷却系统也因电磁紊乱导致循环泵卡死,堆芯温度在30秒内飙升至临界值,警报声刺耳地响彻整个基地。
"1号核电池组进入紧急停机程序!"量子之芯毫无感情的声音中,夹杂着尖锐的警报。
林轩的量子态意识瞬间完成百万次运算,通过量子之芯立即指示:"ROB1号!带你的'铁疙瘩'兄弟们立刻抢修冷却管道!量子之芯,给我调取近十年木星电磁风暴的所有数据!"
量子之芯的核心区域蓝光爆闪,开始疯狂比对数据。"林轩,当前电磁环境与磁约束核聚变所需的托卡马克装置条件存在相似性。若将风暴产生的高斯级磁场作为约束场,理论上可将氘氚燃料的等离子体约束时间延长至0.3秒以上。"
量子之芯将三维模拟图像反应在电子屏幕上,数以亿计的粒子在扭曲的磁场中高速旋转,形成明亮的蓝色光环。
"好家伙!这不是老天爷送上门的'外挂'嘛!ROB1号,停止常规维修!给我用超导纳米管搭建临时磁场捕捉器,量子之芯,启动ITER模型进行实时模拟!"
林轩一阵兴奋,量子态意识在主机中掀起剧烈的量子涨落,仿佛在黑暗中捕捉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11.2 技术突破与文明进阶
临时搭建的核聚变实验室里,狭小的空间被各种闪烁的指示灯和嗡嗡作响的仪器填满,仿佛一个充满神秘能量的钢铁心脏。
量子之芯投射出的模拟画面,1000万次实验正在同时进行,可每一次都因为等离子体的逃逸而失败,就像顽皮的精灵挣脱了魔法的束缚。
"这等离子体咋比胡同里的滑头还难抓!量子之芯,是不是磁场梯度设置有问题?"林轩的思索带着焦虑,量子态意识不断在海量数据中搜索解决方案。
量子之芯立即将磁场参数误差范围缩小至0.001特斯拉,同时调整粒子注入角度。但现实中的建造同样困难重重,当智能机器人将超导线圈接入磁场捕捉器时,木卫二 - 162℃的低温让线圈出现了量子隧穿效应,导致局部失超,仿佛在完美的乐章中突然出现刺耳的杂音。
"ROB1号,用液氦进行二级冷却!量子之芯,给我算准相变临界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