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说“明确地用功劳来试验,经过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这确实是帝王的最好制度。让有能力的人担任相应的官职,有功劳的人享受相应的俸禄,就像乌获(古代力大之人)能举起千钧重物,王良、造父(古代善于驾车的人)能挑选千里马一样。虽然历经六代(虞、夏、商、周、汉、魏),但考核业绩的方法并不显着,经过七位圣人(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汉高祖),但考核试验的条文也没有流传下来,我确实认为这种制度可以大致地依据,但详细的内容很难完备地列举出来。俗话说:“世上会有乱臣贼子,但不会有混乱的法令。”如果法令可以单独依靠,那么唐、虞就不需要稷、契的辅佐,殷、周也不需要伊尹、吕尚的辅助了。现在上奏考核功劳的人,陈述周代、汉代的法令,连缀京房(西汉大臣,曾主张考功课吏之法)的本意,可以说是明白了考核的要点。但要推崇谦让的风气,兴起人才济济的治理局面,我认为还不够完善。
他们想要让州郡考察人才,一定要通过四科(德、勤、才、绩),都要有实际效果,然后才能举荐,试用后征召到公府,担任管理百姓的长官,按照功劳依次补任郡守,或者就增加俸禄、赐予爵位,这是考核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公开他的身份,采用他的建议,让他详细制定考核州郡的办法,办法制定后就施行,设立一定兑现的奖赏,实施一定执行的惩罚。至于公卿和朝廷大臣,也应该按照他们的职责考核。古代的三公,坐着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朝廷大臣,负责进谏和弥补缺失,没有善行不记录,没有过错不检举。而且天下非常大,事务非常多,确实不是一个人的智慧所能全部了解的。所以君主是头,大臣是四肢,说明君臣是一个整体,相互需要才能成功。因此古人说,廊庙(朝廷)的栋梁之材,不是一棵树就能支撑的;帝王的伟业,不是一个人的谋略就能完成的。由此说来,怎么会有大臣只尽自己的职责就能达到天下大治呢!而且平民之间的交往,还有人为了坚守信义不惜牺牲生命,为了报答知己不惜肝脑涂地,为了追求名声不惜坚守气节;何况那些穿着官服、站在朝廷上,官至卿相的人,他们所坚守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义,所感激的不仅仅是知己的恩惠,所追求的又岂是名声而已呢!
那些受到恩宠和俸禄、担任重任的人,不仅仅想让明君超过唐尧、虞舜;他们自己也想置身于稷、契的行列。所以古人不担心治理国家的决心不够,担心的是自我担当的意识不足,这确实是君主造成的。唐尧、虞舜这样的君主,把职责委派给稷、契、夔、龙等人,要求他们取得成功,等到他们有罪时,就处死鲧并流放四个凶恶的家伙。现在大臣亲自接受明君的诏令,为眼前的事效力,那些日夜为公事操劳,谨慎勤勉、特立独行,担任官职不屈服于权贵势力,执法公正不偏袒自己所亲近的人,正直地说话、正直地行事来对待朝廷的人,自然会被明君察觉。如果有人把享受俸禄当作高尚,把沉默不语当作智慧,担任官职只求不被指责,站在朝廷上只求保全自己,行为谨慎、言语谦逊地对待朝廷的人,也会被明君察觉。如果真的让那些只求保全自己、保住职位的人,没有被放逐斥退的罪名,而那些为公事尽心尽力的人,却抱着被怀疑的态度,不弘扬正义却让私下的议论成为风气,即使让孔子来谋划,也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才能,更何况是普通人呢!现在的学者,学习商鞅、韩非的学说,崇尚法家的权术,竞相认为儒家的学说迂腐不切实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最坏的社会风气,是创业的人应该谨慎对待的。后来考核制度最终没有实行。《杜氏新书》记载:当时李丰担任常侍,黄门郎袁侃被转任为吏部郎,荀俣出任东郡太守,这三个人都是杜恕的同僚好友。
乐安人廉昭因为有才能被提拔,他很喜欢议论朝政。杜恕上疏直言劝谏说:
我看到尚书郎廉昭上奏左丞曹璠因为处罚不当而被关押,还说“其他应当处罚的人另外上奏”。尚书令陈矫自己上奏说不敢推辞处罚,也不敢因为处罚过重而表示恭敬,言辞非常诚恳。我私下里为朝廷感到惋惜!圣人不会选择在什么样的时代才出现,不会改变百姓才去治理国家,然而他们一定会得到贤能和智慧的辅佐,这是因为用道义来引导他们,用礼仪来约束他们。古代的帝王之所以能够辅佐天下、管理百姓,没有谁不是得到了百姓的欢心,也没有谁不能充分发挥群臣的智力。如果现在朝廷任职的官员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人,却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就不能说是善于用人;如果他们不是天下最优秀的人,也不能说是善于选拔人才。陛下为各种事务操劳,有时亲自点灯熬夜,但各种事务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刑罚和禁令一天比一天松弛,这难道不是大臣们不能胜任职责的明显证据吗?追究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只有大臣们不尽忠,也有陛下不会使用人才的原因。百里奚在虞国时很愚钝,但在秦国时却很聪明;豫让在中行氏那里苟且偷生,却在智伯那里表现出忠诚,这些都是古人的明证。现在我说一朝的人都不忠诚,这是诬陷一朝的人;然而从事情的类别来看,是可以推断出来的。陛下为国库不充实而感到忧虑,军事还没有停止,甚至到了减少四季的赋税服装,减少御府的私有粮食的地步,这是陛下的圣明,满朝的人都称赞,那些参与政事、关系密切的大臣,难道有真正为这些事情担忧的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