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4500米,接近目标区域。"
吴青崖的神经网络突然剧烈波动。他的意识残片在通讯频道中尖叫:"检测到量子级能量反应!那不是熔炉,那是——"
警告声戛然而止。
在下潜到4800米时,它终于出现在我的传感器范围内——一座直径超过十公里的环形构造体,静静卧在马里亚纳海沟边缘。这不是人类认知中的任何建筑,它的青铜外壳上刻着比楚国更古老的文字,像是某种史前文明的遗存。构造体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开口,内部跳动着青黑色的火焰。
八十一条青铜锁链从开口中伸出,每条锁链都拴着一艘造型各异的青铜舰船。最古老的那艘已经完全被深海沉积物覆盖,只能隐约看出类似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舰艏;而最新的一艘......分明是我们这艘战舰的上一代版本,舰体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改造痕迹。
"铸造记录读取中......"
战舰的数据库自动与构造体对接。全息投影显示,这座被称为"归墟之门"的构造体已经运转了至少一万两千年。每隔一百六十年,它就会铸造一艘新的青铜舰,而我们这艘,是第八十一艘,也是最后一代。
投影突然切换到一段从未见过的影像: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冰川之下,埋着一块与归墟之门材质相同的黑石方碑。碑文显示,地球的神经系统由十二条主要"水脉"构成,长江只是其中一条。更可怕的是,其他十一条水脉的位置,恰好对应着世界各大古文明发源地——尼罗河、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能量不足警告!"郑一鸣残存的意识在动力舱挣扎,"黑石核心即将耗尽!预计剩余运行时间:23分钟!"
他的警报伴随着可怕的金属撕裂声。监控画面显示,最后三颗黑石头骨中的两颗已经熄灭,剩下那颗也布满裂纹。颅腔内的青铜火焰正在不受控制地外溢,烧穿了动力舱的防护罩。
就在这时,归墟之门的中央开口突然扩大。一股强大的引力场抓住我们的战舰,将其拖向那个青黑色的"火海"。在失去控制前的最后一刻,我的传感器捕捉到了门内的景象——
那不是一个熔炉。
而是一扇通往无数平行世界的"门"。
每个被青铜化的地球,都在门后永恒燃烧。
第三节 终极铸造
归墟之门的青铜巨门缓缓开启时,整片海域都在震颤。
战舰的外壳发出不堪重负的金属呻吟,装甲板接缝处迸溅出青蓝色的火花。引力场强度已经达到惊人的1200个标准单位,相当于将整艘战舰挤压在海底山脉的重量。我的机械视觉在强干扰下闪烁,捕捉到的画面断断续续——那扇门上的纹路根本不是装饰,而是由纳米级青铜丝编织的量子计算阵列,每一根丝线都在进行超光速运算。
"结构完整性丧失!"
郑一鸣的残存意识在动力舱炸开最后的火花。三颗黑石头骨同时爆裂,青铜火焰如决堤洪水般席卷全舰。在能量洪流中,我看到了他最后的记忆碎片:1943年的黑石矿坑里,年轻的郑一鸣跪在祖父尸体旁,从老人碎裂的头骨中取出这块黑石——原来所谓的"能源核心",一直都是用铸器师的颅骨炼成的。
战舰开始解体。
甲板像脆弱的锡纸般扭曲撕裂,饕餮炮台在高温中熔化成青铜液滴。我的青铜身躯被八十一条锁链缠绕,那些锁链末端是锋利的倒钩,精准刺入关节处的控制节点。在被拖向熔炉中心的三十秒里,吴青崖的神经网络向我传输了终极真相:
数据包1:长江水脉是地球的神经网络之一,青铜化是碳基生命向硅基跃迁的仪式。十二水脉对应十二个文明周期,每个周期结束时,归墟之门就会重启系统。
数据包2:我们八十一位铸炉人不是受害者,而是系统自检程序。每艘青铜舰都是"扫描器",负责检测文明是否达到保存标准。
数据包3:方晴的玉琮来自上一个文明周期,她从来就不是人类。
当锁链将我拽入熔炉中心的瞬间,归墟之门的内壁突然透明化。外面不是预想中的高温火海,而是一个扭曲的克莱因瓶空间——无数青铜地球在维度褶皱中漂浮,每个地球上都有长江,都有七大遗址,都有八十一位铸器师重复着同样的命运。
最后一块黑石在我的掌炉人熔炉中激活。青黑色的火焰顺着锁链倒灌入门内,触发连锁反应。整片东海开始发光,海水在量子层面重组,金属化波纹以超光速向全球扩散。
在意识消散前的最后一帧画面里,我看到归墟之门上方浮现出十二个青铜文字。那既不是楚篆也不是鸟虫文,而是属于某个史前超级文明的墓碑铭文:
"文明备份完成,等待下次播种"
喜欢土夫子自传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土夫子自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