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相视一笑,心里都高兴。
刘小福打横抱起眉儿,轻轻放进驴车里。
驴车里铺了厚厚的稻草,稻草上铺了一张竹席,还有枕头。
两个车窗打开了,风轻轻吹起眉娘的发丝,她看着禾娘笑。
驴车慢哒哒的走了,姐妹两个都笑着冲对方摆摆手。
目送着驴车走远后,冯铭轩拉着妻子的小手进了院子,奶娘有些不自然的追上来喊了一声:“少奶奶!”
冯铭轩松开妻子的手,回头对奶娘道:“嬷嬷,去堂屋里说话,外面的太阳大。”
禾娘笑着点点头,去了堂屋。
冯铭轩搀扶着奶娘也进了堂屋,扶着她坐下后,再扶着妻子坐在奶娘对面的椅子上。
“少奶奶,您的妹妹上午来铺子里,打听您是否在铺子里,奴婢担心她有不好的心思,就多问询了几句。”奶娘有些不安的在衣摆上搓着手。
“没事的,嬷嬷,你做得对!我们胡家村有很多姐妹都嫁在镇子周边的村子里。同我关系好的只有眉儿!”禾娘微笑着同奶娘解释。
要是每个人都来家里索要好处,镇上的麻糖收入都不够填补那些堂姐妹!
冯铭轩微笑看着妻子,然后安慰奶娘道:“为二少奶奶好的娘家人,自是不会没事来叨扰我们的,嬷嬷你的心中有一杆秤,少奶奶不会怪罪你的!”
禾娘笑着对奶娘道:“相公说得对,嬷嬷不必忧心!”
奶娘放下心了,站起来就往铺子里走:“我还是招呼生意去,顺子粗心,我可不放心!”
粗心的顺子站在院门口看着老娘,他很想问问老娘,他是亲生的吗?他哪里粗心了……
冯铭轩搂着妻子进了书房,柔声问询:“娘子可疲累?要不要小憩一下?”
禾娘摇摇头道:“相公,我还是练字吧,你困了,就歇息去。”
“我也不睡,我替娘子研墨,我喜欢研墨!”哈哈哈,这话说出来他也不信。
他读书时,都是顺子替他研墨。
眉娘在晃晃悠悠的驴车里小睡了一觉,驴车进了自家的院子,停止晃悠了,她就醒了。
刘小福的爹娘,刘大壮和徐氏连忙迎出堂屋,帮忙拉住缰绳,稳住驴车。
刘小福拉开车门,看到媳妇已经醒了,他伸出双手把妻子横抱出驴车,再扶着媳妇慢慢进了堂屋。扶坐在椅子上后,他去膳房里,打来一碗温开水,眉娘就着他的手喝着水。
刘大壮提着大包袱,徐氏提着竹篮进了堂屋,“小福啊!你这个败家子儿,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嘞?”徐氏大着嗓门数落儿子。“你这是日子不过了?”
刘大壮抱着包袱站在堂屋里,他倒是没有说话,东西儿子和儿媳妇买都买回来了,婆娘渣渣呼呼的有用吗?
刘小福扯了扯嘴角没有回答老娘,他要喂媳妇喝水。
徐氏揭开了篮子上的布巾,张大了嘴巴,天爷呀,满满一篮子吃食……
儿子出门时才带了两钱银子,两钱银子根本买不到这么多吃食。
有腊肉、有卤肉、三包麻糖、两包红糖、两包白糖,一罐糖浆、一包红枣、一包桂圆。许氏一股脑的把东西摆在桌子上直喘粗气。
徐氏又接过男人手中的大包袱,三两下放在桌子上解开:一匹蓝色的棉布、一匹粉红色的棉布、还有几块折叠好的不同色的棉布。
全是棉布!三两银子一匹的棉布!
这两个糟心的孩子!农户家能买这么多棉布吗?唉……
徐氏颤抖的手抖开一匹深灰色的棉布,足足有六尺,她又抖开其他几匹布,都有六七尺。
“小福,你和眉儿今天捡到银子了?你这孩子,就是捡到银子了,也要省着点花。钱要留给我孙子娶孙媳妇!”
徐氏瞪了一眼儿子,转眼对眉儿眉开眼笑道:“眉儿啊!你是好孩子,阿娘没说你哈,阿娘说的是小福!”
接着,徐氏变脸一样狠狠瞪了一眼刘小福。
“阿爹,阿娘!你别骂小福哥!”眉儿笑嘻嘻的说,“我们今天去镇上,没有捡到银子。这些吃食和布都是我禾姐姐送给我们的!”
“啥?眉儿你说啥?”徐氏大着嗓门问一句,她朝院门口张望了一下,立即大步去把院门关上,落了栓。
“阿娘,这些东西,真的是我的禾姐姐送的!”眉儿看着婆婆匆匆进了堂屋后,笑着说。
徐氏和男人对视一眼后,压低声音道:“你这孩子,怎么能带着小福去你姐家打秋风哩!我记得你俩只拎了半篮酸杏子去镇上。”
“阿娘,我们没有打秋风!这些都是眉儿的姐姐和姐夫送的。”刘小福瞥一眼老娘,嘟囔道。
哼!阿娘只会骂他,怎么不骂一句媳妇?
“你俩个缺心眼的孩子,你姐给,你们就收啊?”徐氏皱着眉头念叨,“哪有白拿人家东西的道理,以后传出去让人说咱们不懂事。”
刘大壮也在一旁点头,“是这个理,咱不能占人便宜。嗯,这就是去打秋风!要不得!”
眉儿收住了笑,急忙解释道:“阿爹阿娘,禾姐姐和姐夫真心对我们好。她见我揣娃儿了,还请了镇上的王郎中替我把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