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元超对元拯战略部署毫无进展、一再拖延的结果有所怀疑,但也为此行御驾亲征若无功而返心有不甘。
矛盾犹疑之间,元远掀帘从营帐外大步进来,
“皇兄!五皇叔!”
元远向二人匆匆见了礼,便不管不顾的转向元超急道:
“皇兄不该出现在这里,还是先回北岸帅帐,再商议军情吧!”
原来因北元攻城日久不下,伤兵也日益增多,眼见粮草、伤药大量消耗,元远恐后续支援不及,便回寿阳安排粮草、伤药供给和后续支援的楚王军。
刚返回北岸军营,就听闻陛下过浮桥去了南岸军营的事,元远对皇兄不顾自己身为一国之君、鲁莽奔赴前阵险地急得不行,立刻飞马而来。
元远进到军帐,话不多说便请皇兄马上回北岸军营督战!
可元超听了元拯一番话,又激起了他建功立业的豪情。既然已到了一决胜负的关键时刻,那最后拼的自然就是气势而不仅仅是实力了!
为此,元超又做了决定:留在南岸军营,亲自督战!
此时元超已经忘了杨易武奏折的劝告,也忘了过南岸来的目的,只想以自己的信心可以助长北元大军士气,力求速战速决,一举拿下淮离城。
元远苦劝无果,只得亲帅三千楚王军与陛下身边的一千御用精兵随身护卫元超。
杨若琨则回到北岸严阵以待,一方面观察南岸北元大军攻取淮离城情况,一方面时刻警惕南萧援军动向。
……
接到南萧帝的诏令,韦宗义从合肥集结南萧十万大军轻装疾行直奔淮离。他思想淮离城被围数月,想必早已千疮百孔、凿穴而居了,然而此城对南萧而言几乎可以是事关存亡的存在,不到十天便疾奔赶到了“道人洲”,与曹睿顺利会师。
曹睿本是个好大喜功、自大难驯之人,可对韦宗义却是敬重有加。因为他二人祖上同居雍州,论年龄资历自己又是小辈,加上他曾听说韦宗义曾在陛下登基前的夺城之战力克合肥,以一介儒生而能有阵前指挥之能,曹睿对韦宗义的文韬武略非常佩服,这次能与韦宗义本人一起出征增援淮离,他倍感荣幸。
所以,多方原因加战事考虑,曹睿对韦宗义共同驰援淮离,虽名义上曹睿是统帅,可实际上的作战方案、战略部署基本都是韦宗义做主。
鉴于北元军将淮离城围的水泄不通,又占据了“朝阳洲”西部上游,韦宗义和曹睿决定从“朝阳洲”东部的下游登陆,之后筑营垒与北元大军对决。
南萧军充分发挥水战优势,在夜色河岸雾气的掩护下,韦宗义亲领南萧士卒悄然登陆,在淮水岸边深挖壕沟,又竖起鹿角栅栏,一夜之间在“朝阳洲”北元军营南岸掘地为营。
当初冬清晨的薄雾散去时,北元大军惊讶的发现,距北元军营不过数百米之地,南萧军竟一夜之间距离北元大军几百米的地方沿淮水营造了一串连环营寨……
元拯发现后大吃一惊,不禁大声怒骂:
“这是什么诡异之术!他们难道是遁了地过来的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元拯此时已顾不得安排对淮离城的攻城,先要解决了眼前的劲敌才行。
此时,“朝阳洲”北岸的杨若琨也得知了此事,马上亲自统领大军前来支援。面对北元铁骑围剿,韦宗义结战车以为阵,命南萧以强弩加火油万箭齐发,只一个回合,北元骑兵便人仰马翻、兵将洞甲穿身死伤一大片。杨若琨左臂受伤,也险些跌下马来,连忙调转马头撤退才没落得个乱箭穿心。
元超此时也听到哨兵禀报南萧军竟一夜之间在北元军营寸许之地营造了军营,不可置信的冲出营帐察看。
元远从外面发现了战况,忙到皇兄军帐想先护送皇兄过浮桥回北岸,怎知军帐内空无一人!冲出军帐环顾四周寻找皇兄身影,发现元超竟登上了南岸的了望台……
元远大惊,一边呼唤了望台上兵士护驾,一边飞奔到了望塔飞身而上,想护送皇兄退回军帐督战!
怎知就在这个间隙,三支冷箭从南萧军营直飞北元了望塔,塔上众兵将来不及防备,北元帅旗下的元超硬生生中了一箭,箭从元超左肩窝斜入由后肩胛穿透而出……
能将一箭之地以外身着甲胄之人肩胛射穿,这射箭之人当有神力!
喜欢许我今世,还君来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许我今世,还君来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