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中箭,元远此时已顾不得许多,几步飞身上了了望塔,一把将皇兄拽到身后,紧随他身后上了了望塔的楚王随身护卫以身为墙持盾护主,立刻护着陛下和楚王元远亦步亦趋,撤回北岸主帅营帐。
韦宗义的军营成功分散了北元大军注意力,元拯不得不暂停攻城,将兵力放在一箭之地的南萧援军身上。
韦宗义营垒的壕沟与鹿角栅栏使强悍的北元军无法轻易到达到近身肉搏,优势难以发挥。如此每日数次激战,连战两日南萧营垒毫无退意,北元大军的铁骑也占不到便宜。
晋王元拯脾气越发狂躁,不甘示弱的连日连夜猛攻猛打,却毫无效果。
此时南萧垫后的曹睿也效仿韦宗义的方法,征集二千死士登陆北元的北岸军营,命他的副将赵冲带领南萧军如法炮制结营为垒,不断骚扰和破坏北元粮草供应的队伍。杨若琨虽受了伤,也不顾伤势亲自上马率领北元军拒敌。
只可惜,此时北元大军距离出征已近十个月,师老兵疲,战力、斗志都已被磨掉了大半,况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兵将是元超沿路接受的各路藩王增兵,根本无心勇猛战斗。
然而曹睿麾下的大军则是刚刚从都城建康而来的御用禁军,器甲精锐、士气正旺,两军交战任凭北元大军如何强悍,一时也拿南萧军无奈。
韦宗义瞅准时机,趁两军交战的混乱时刻,派人从水底潜入淮离城支援,顾昌勇得知援军已至,大呼:
“援军到了,我们的城守住了!”
顿时淮离守军士气大振,淮离城内外更加有了信心,虽此时的淮离城已是千疮百孔、几乎弹尽粮绝,可北元攻城也已是毫无可能。
韦宗义趁热打铁,挑选体格、水性俱佳的兵士一百名,以竹筒灌满火油,每人携带数个捆绑在腰间,夜间潜水到北元“朝阳洲”上搭建的浮桥下,将竹筒里的火油浇到浮桥之上点燃,连通淮水南北的浮桥瞬间成为一座火桥……
几万尚在淮水南岸的北元大军,顿时慌乱无状,元拯气急交加,上马欲同韦宗义决一死战,随行护卫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不能再让晋王有失,不顾元拯要冲到南萧军营去拼命,强行将晋王击昏,几十人护着晋王驰马飞奔冲过已烈火熊熊的浮桥,在浮桥完全陷入火海之前回到了淮水北岸。
南岸兵将骑兵尚有一些赶在浮桥塌陷之前过了桥,很多兵士或在火海中为不被烧死跳入淮水中被急流冲走、或在浮桥坠落淮水时一同被卷入水中沉入河底、再有就是宁死不降在南岸拼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英勇就义的,还有一大半成为了南萧的俘虏……
北岸军营也不太平!
曹睿大军斗志昂扬、战力正强,北元大军兵倒将疲,伤病严重斗志已衰!元远麾下楚王军虽尚能与南萧曹睿抵挡一时,可元超中箭,元远的注意力全在皇兄的安危身上,部下诸将亦不知此种境地,坚持的结果还有什么意义?
元远知道,此战已再无回转的可能,为今之计必须迅速撤军到安全的地方,先保证陛下身体安然无恙再做安排!
元远急命大军分几路撤兵,杨若琨、元拯各率所部向北急退,元远亲率三千精骑护驾向寿阳方向急退!
饶是平日训练有素,大军仍被一路追杀一天一夜,直退到寿阳城外二十里外的楚王军驻营才稳住了阵脚,过程中也是疲弱伤病、跌跌撞撞,真的惨不忍睹!
可狼狈撤军却不是最大的麻烦!
那穿透元超的箭虽贯穿他左边肩胛骨,但拔箭的痛苦反而不是最大的。当箭头切断,箭杆儿抽出的瞬间,元超痛呼一声昏厥过去!
元远和军医的脸都煞白如纸、冷汗淋漓,御医忙察看陛下情况,确定只是昏过去,又忙着检查处理伤口,细看之下不禁惊呼出声,
“箭头有毒!”
“什么?”元远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一步跨到御医身旁,接过那箭头仔细观看,
“御医,你确定?怎么可能,那么多箭,怎可能这么巧陛下中的是毒箭?”
“殿下,事关陛下,微臣怎敢胡言乱语!
好在此箭的箭头穿透了肩胛,毒液是附着在箭头上的,毒素只在穿过陛下肩胛时驻留了少许在体内,否则,毒液早已见血封喉,陛下根本等不到现在就已性命危矣了!”
元远听了御医所言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惊惧,不敢有丝毫耽搁,忙令御医为陛下解毒!
见御医忙着为元超清洗伤口,元远急道:
“御医,不是应该先给陛下用解毒药吗?”
“殿下,解毒药需根据所中之毒调配,微臣先给陛下清洗伤口,只望能尽量多的清除侵入体内的毒素……”
“我军中军医处有王妃调配的万能解毒丸,先给陛下服用护住心脉再说!”
说着,元远掀帐帘吩咐外面守候的长庆和长喜,二人知道轻重,长喜动作快,飞身上马去取药!
不多时,楚王军随军军医到来,迅速取出“百毒灵”交给御医让给陛下服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