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盯着手中泛黄的信封,邮戳日期是三天前,却没有寄件人信息。她的拇指轻轻擦过那个熟悉的火漆印章——一个模糊的门户图案,边缘点缀着七个微小星点。
十五年了。
她深吸一口气,拆开封口。里面只有一张照片:迷雾岭森林的航拍图,中央清晰可见一座木屋的轮廓。照片背面用她再熟悉不过的字迹写着:
"门又开始打开了。——D"
小雨的公寓突然变得异常寒冷。书架上那个玻璃罐中的苔藓标本——每年生日都会神秘出现在她门前的礼物——开始发出微弱的绿色荧光。
"不,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抚上右掌心那个几乎淡不可见的心形印记。医生曾说那是罕见的胎记,但她知道真相——那是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留下的印记。
窗外的纽约灯火通明,与记忆中那个浓雾弥漫的森林恍如两个世界。小雨走向书架,从最顶层取下一个锁着的铁盒。钥匙藏在项链里——那是她二十三岁生日时收到的最后一份"礼物"。
铁盒中静静躺着一本红色笔记本,封面上布满了她这些年刻意不去研究的奇怪符号。这是父亲留下的最后一件实物,当年从森林里带出来的唯一证据。
翻开第一页,那些失踪儿童的名字依然清晰可见。但令小雨呼吸停滞的是——笔记本最后几页,原本空白的地方,现在布满了新鲜的笔记。最新一页上的日期是上周,记录着一个陌生的名字:
"唐雅欣,7岁"
下面是一行匆忙写下的注释:"第七个月圆,门会再次开启。找到守墓人。"
小雨的双手开始颤抖。这不是父亲的笔迹,但诡异的是,它看起来像是...她自己的字迹。那些弯钩和笔画特点,和她大学时的笔记一模一样。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一个陌生号码。接通后,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是谁?"小雨问道,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尖锐。
"杜小姐。"一个沙哑的老妇人声音,"他们说你父亲是英雄。但英雄从不会留下未完成的工作。"
"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
"森林在生长,杜小姐。"老妇人打断她,"每一寸都在扩张。很快,木屋的门槛就会跨过边界。"
电话突然断线。小雨回拨过去,只听到空号的提示音。
她转向电脑,快速搜索"唐雅欣 失踪"。最新结果显示:三个月前,城东区一名7岁女童失踪,最后被目击地点在新建的东郊公园边缘。报道附带的照片上,小女孩穿着红色连衣裙,笑容灿烂。
更令小雨毛骨悚然的是,新闻照片背景中,公园树林间隐约可见一片不自然的浓雾。
"不..."小雨闭上眼,十五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木屋、符号、地下室,还有父亲最后模糊的身影。她发誓永远不会回去,但现在...
苔藓标本的荧光变得更加强烈,在昏暗的公寓中投下诡异的绿光。小雨注意到玻璃罐底部有什么东西在发光。她倒出苔藓,发现罐底贴着一张微型照片——东郊公园的地图,某个位置被红色记号笔圈出,旁边写着:
"他开始寻找新的守门人"
小雨的呼吸变得急促。她打开天气预报应用,搜索家乡的月相——七天后是满月。
收拾行李只用了二十分钟。最重要的物品是那本红色笔记本、发光苔藓标本和父亲的老式警徽——当年他留在家里没带走的。订完机票后,小雨犹豫片刻,还是拨通了那个十五年未曾联系的号码。
"妈,"当电话接通,她直接说道,"我要回去一趟。"
电话那头长久的沉默后,母亲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他联系你了,是不是?"
小雨僵住了:"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也收到了信。"林敏的声音几乎听不见,"在你生日那天。上面写着'十七个才能完整'。"
飞机降落在小雨阔别多年的城市时,窗外下着蒙蒙细雨。租来的汽车导航上,东郊公园被标记为"危险区域——禁止入内"。当地新闻APP推送的最新消息显示,过去三个月里,公园周边已经报告了六起儿童失踪案。
小雨的手指紧握方向盘。六起。加上唐雅欣是七个。而笔记本上提到的"第七个月圆"就在三天后。
母亲的家位于城郊,距离东郊公园只有不到五公里。当小雨停下车时,注意到院子的围栏上挂满了符咒和风铃——不是装饰品,而是真正的驱邪道具,有些看起来已经挂了多年。
林敏站在门廊下,比小雨记忆中的样子苍老了许多,眼睛下方是深深的阴影。她没有拥抱,只是僵硬地点点头:"进来吧。有些东西你需要看看。"
客厅里堆满了文件和剪报。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红点和日期——全都是过去十五年间发生的儿童失踪案。
"你一直在调查?"小雨轻声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