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他在个人微博发了段三十秒的音频,是民国时期百代公司灌录的老唱片《雨打芭蕉》。配文只有三个字:"听雨声。"
第三件,他用手机拍下苏芳昨晚发的"全力支持新人演员叶徽"通稿,连同豆瓣水军的IP分析图一起,存进云端标记为"52号证据"。
当晨光透过纱帘时,豆瓣电影首页突然刷新出一篇新长评——《当我们讨论叶徽时,我们在恐惧什么》。作者"江左遗民"用三千字剖析了这场评分战争背后的文化焦虑:
"...资本可以买热搜、雇水军、甚至篡改票房数据,但他们永远无法复制一个灵魂里带着旧时代风骨的人。当叶徽撑着油纸伞走过雨巷时,他眼睛里有整个民国文人阶层的集体记忆——这才是让当代娱乐工业坐立不安的真正原因。"
文章最后附了张黑白剧照:叶徽饰演的教书先生站在破败学堂前,长衫下摆沾着泥水,手里却稳稳托着一方未染尘埃的砚台。
叶徽给这篇影评点了个赞,顺手转发给林小雨:"告诉芳姐,我要参加今天下午的媒体恳谈会。"
他起身从檀木衣架上取下那件青布长衫——剧组服装师坚持送他的杀青礼物。穿衣时发现袖口还沾着拍摄时的那滴墨渍,深青色布料上一点突兀的黑,像豆瓣页面上那些试图淹没他的恶意浪潮中,最倔强的一粒尘埃。
镜子里的人忽然笑了笑。前世在苏州养病时,他曾在虎丘塔下见过类似的场景:千万片雪花扑向一株老梅,而枝头最顶端那朵红梅,始终没有被雪压垮。
喜欢俗世谪仙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俗世谪仙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