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明瞪大眼睛,"六十年没变质?太不可思议了!"
"苗家做东西,不求快,不求多,只求对得起时光。"务婆用针尖挑了挑油灯的灯芯,火光在她皱纹纵横的脸上跳动,"你们定价钱,也该这样想。"
回合作社的路上,三人都沉默不语。务婆的话像那颗陈年柿脯,余味悠长。最后龙安心停下脚步:"我有个想法。我们不做统一零售价,而是让顾客自己决定价值。"
"什么意思?"张明问。
"礼盒标两个价格:一个是成本价三十五,一个是'文化传承价'六十八。顾客可以自由选择,选后者的人会收到务婆手写的古歌片段和一枚苗绣书签。"
吴晓梅眼睛一亮:"就像苗家的'礼行'习俗,送礼要看心意。"
"从营销学角度..."张明皱眉思索,"这其实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但赋予了文化内涵...可以试试。"
三天后,首批"十二个太阳"礼盒完工。四种果脯分别装在手工凿制的小木盒中,盒盖上烫着相应的太阳图案。打开盒子,内衬是吴晓梅带领妇女们绣的枫叶纹布垫,每个图案都略有不同。附赠的小册子印着古歌片段和中英文对照解说。
龙安心特意留出十盒,带到县城的网吧上传产品照片和故事到合作社的网店。令他惊讶的是,当晚就收到了五个订单,其中三个选择了"文化传承价"。最远的买家来自北京,留言说:"被故事打动,希望支持传统文化传承。"
回村的山路上,龙安心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来电显示"上海"。
"龙先生吗?我是外滩源壹号的采购总监。"对方的声音透着急切,"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了你们的'十二个太阳'礼盒,太有特色了!我们想订两百盒作为中秋礼品,但希望增加几种新口味..."
挂断电话,龙安心站在半山腰回望村寨。夜色中,零星的灯火在吊脚楼间闪烁,像散落人间的星辰。他想起古歌里说的:被射落的十一个太阳并未消失,只是化作了滋养大地的万物。或许苗族的文化也是如此,看似被现代文明掩盖,实则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发光发热。
回到合作社,他发现吴晓梅和张明还在加班。张明正对着显微镜观察野果切片,吴晓梅则在记录第一批礼盒的包装编号。
"好消息,"龙安心晃了晃手机,"上海又要大订单,还要新增几种果脯。"
张明从显微镜前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正好,我刚检测完各山头野果的营养成分。猜猜怎么着?不同位置的果实确实有显着差异!南山杨梅的花青素比北坡高22%,鹰嘴崖野葡萄的白藜芦醇..."
"就像古歌里说的,十二个太阳有不同的力量。"吴晓梅轻声说。
龙安心走到窗前,望向远处黑黝黝的山影。现在他能分辨出几个主要的山峰轮廓——南山、鬼见愁崖、鹰嘴岩...每座山都慷慨地奉献着独特的滋味。他突然明白,这个"十二个太阳"系列不仅是商品,更是一张苗寨的文化地图,一首可以品尝的古歌。
"我们得抓紧时间,"他转身对另外两人说,"赶在秋天前把十二种都开发出来。阿公说西岭有种野山楂,经霜后酸甜比例完美..."
窗外,一轮满月悄悄爬上雷公山顶,银光洒在合作社新挂的牌匾上——那上面用苗汉双语写着"阿耶玳合作社",意为"我们的根"。月光下,三个身影在窗前热烈讨论着,他们的声音和笑声融入夏夜的虫鸣,成为大山记忆中新的一页。
---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