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兄客气了。”
两人聊了好久,才继续看入榜名单。
林致远这次发挥的不错,冲到了第十,可把他高兴坏了。
秦靖西这次,没有上榜,心里有些失落,但考的时候,他已经预料到了,所以一点也不难过,还笑着跟林致远说恭喜。
陶行简、赵云堂几人,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诗赋表现不足,律法学不精,时政缺乏了解。
诗写的不好,可以多看多练;律法不精,可以多看多背多看案例;可时政这块,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好在,他们四书五经的基础打得不错。
不至于在束手无策。
教谕上公开课讲解题目的时候,大大方方的点出大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具体并且可执行的办法。
最后,他还强调:有条件的学子,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周边的府城看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看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条件不允许的学子,遇到问题多思考。
多跟村里有外出经历的亲戚或者长辈聊天,增长见闻,别一天到晚只知道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是书呆子,不是科举之道。
读书,一定是走出来的,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这下,大家都有了方向。
不羡慕,不内耗,只管努力。
颁奖仪式上,沈淮代表县学诸生发表讲话,同时分享一些自己的答题技巧。
全场安静。
大家都竖起耳朵听。
颁奖结束,大家纷纷将沈淮围住,跟他讨论答题思路和破题技巧。
沈淮见人太多,干脆拉顾舟出来,让他帮自己挡一点。
顾舟也没生气,大方的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第一第二练手,杀伤力无敌。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就是离场的教谕,也忍不住回头看两眼。
然而,人一多,就很容易歪楼。
起初大家是奔着取经来的,结果聊着聊着就离题了,而且大家还聊的挺起劲的,纷纷炫自己去过哪里哪里,遇见过什么神奇的事情。
你一句我一句,轻松又有趣。
直到傍晚,大家才纷纷散去。
沈淮拿着文书、二两奖金,高高兴兴的朝江湾畔而去。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