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道眉毛一挑,问到:“左传你也看过了?”
“什么左传?”葛明有些糊涂。
“怀璧其罪就是出自左传,老道还以为你已经看过。”
“小子没看过,但是其中的意思还是懂得。”
“懂得就好,一个宝物要看到了什么人手上,老道寻思着这个拼音当今陛下肯定喜欢。”虽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但是跟葛明的最终想法是一致的,这不由得让葛明佩服袁老道的眼光。
葛明是知道一些历史的,李世民登基之后热衷于推广科举制度,目的就在于削弱世家的实力,但是想要提拔非世家大族的子弟,起码这些人要读书识字吧,读书的人越多选拔出来的人自然也就越多,对于启蒙来说拼音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看到葛明不说话,袁老道这才说道:“论语也教的差不多了,看来可以教左传了。”葛明此时有个想法非常想问袁老道。
“袁先生,您是道家,为何从没想过教小子老子和庄子?”
袁老道一听来了兴趣,说到:“难道你想学老庄?”
葛明干脆的回答到:“不想。”
袁老道怒道:“滚出去。”说完还一指大门,葛明这才笑嘻嘻的逃走了,只留下院中的袁老道苦笑着摇摇头。
葛明现在主要还是为了识字,至于读什么书是不太讲究的,单纯的是因为好奇才问出这样的问题。其实老子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庄子里好多小故事,还是比较符合后世的幼教理念的。但是考试不考老庄,葛明也就懒得学了。
葛明回到了自己的小跨院,福伯正在等在院子里,庄子上有消息传来。
第一件事就是包货纸的事,在庄子上两个有为青年的推广之下,已经卖出了很多纸,据说会有一大笔收入,至于多少两兄弟还在计算。
还听说当时把红纸上印有“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的句子给一家药铺掌柜看的时候,这个掌柜泪流满面,大喊着“这就是吾辈医者所求”,所以一下就订了很多包货纸和红纸。
第二件事就是关于猪崽的事,每一只都健健康康的,没因为被弄掉子孙根出现想不开,不吃饭的情况。
第三件事就是关于肥皂的问题,油脂又收集了不少,不知道什么时候继续做洗面奶。还有庄子周围有香味的花已经被采光了,已经被禄伯安排人蒸出了精油,都已经妥善保存了。
葛明听了福伯的汇报之后嘿嘿笑,总算是有事情做成了,做点事怎么就这么难呢?
包货纸的产量很高,不能只盯着临渝一个县城。葛明又担心原来卖荷叶的失业,所以打算以代理商的方式进行售卖,就让原来卖荷叶的部分人参与进来,这样大家都有钱赚。等收到了钱赶紧买酒蒸酒,好酒不能停啊,这东西不光是秋天去草原换牛羊,将来酒楼也是需要的。
小猪崽要大量购买,尤其是便宜的公猪崽,不光是便宜,关键是做手术更加容易,以王麻子的水平可以确保成活率。至于怎么饲养,还是葛明的所谓“农户合作”方式,免费分给庄户,还给点定钱,养大了之后根据重量再算钱,这样也算一举多得。
庄户上的人出点力也能多一分收入,再说最好不搞集中养殖,这要是猪得了病肯定会全灭。庄子上猪多了,猪粪也就多了。
葛明顺便画了一张图,就是后世北方农村的猪圈图,让福伯派人送回庄子上。猪圈挨着茅房,五谷轮回的东西还会被猪吃掉,猪圈里什么猪粪、废水、草木灰等等发酵到来年开春,弄出来就是上等的肥料,以后种粮食能够提升不少产量。
关于洗面奶的事还是先收集猪油,剩下足够两个工坊的肉食,全部做成熏肉卖到城里。
说起吃的,葛明就想起了酒楼的事,都是福伯在忙,自己根本就没参与。
“福伯,庄子上的事就这么决定了,话说酒楼和麦芽糖的事怎么弄了?”
福伯笑呵呵的说到:“小郎君,麦芽糖都已经开始做了,这东西比较简单,要是不知道秘方想破脑壳也想不到。酒楼已经选好地方了,就是阿郎和夫人说不让小郎君参与。”
“已经选好地方了?那我抽空可要去看看。父亲没说不准我参与,是不准我直接参与,出出主意总可以吧?这些美食都是我想出来的,没本小郎君你们根本玩不转。”
福伯摇摇头说到:“小郎君,老仆绝对相信小郎君,但是要夫人同意了才行。”
“好吧,本小郎君亲自找母亲大人。”
葛明陪着刘氏用过了中饭,然后陪着母亲闲聊,话题总算转到了酒楼,假装兴奋的问到:“母亲大人,孩儿听说酒楼已经找好地方了。”
刘氏突然变得警觉起来,瞟了一眼葛明说到:“那又如何?”
葛明笑嘻嘻的说到:“母亲大人,孩儿想去看看,这可是孩儿以后经常去吃饭的地方。”
刘氏说道:“明儿,你就不要胡乱掺和了,这是大人的事,你现在只需要好好读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