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室内,气氛显得格外严肃。李智渊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在场的众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能洞察一切。苏瑶的提议让整个会议的氛围都活跃了起来。众人开始纷纷讨论起来,气氛也变得更加热烈。
李智渊的赞许让苏瑶感到一丝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建议得到了认可,这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或许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她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张大山接到任务后,立刻起身,向李智渊拱手道:“遵命,陛下!我这就去安排人手,一定尽快将情报带回。”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显示出他对任务的重视和决心。
赵铁柱也站起身来,他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他向李智渊抱拳道:“陛下,末将这就出发,一定不辱使命。”说完,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会议室,准备带领部队出发。
整个会议室内,众人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李智渊的决策得到了众人的积极响应,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而苏瑶的建议,无疑为这场行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大山派遣的侦察小队深入占婆国境内,他们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敌人的巡逻队,搜集着有关占婆国内部权力斗争的详细情报。他们发现,占婆国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局势十分混乱。
与此同时,赵铁柱带领的精锐部队也在悄然行动。他们熟悉地形,行动迅速,一路上几乎没有惊动敌人。他们仔细探查着地形,为大军的行进路线做好标记,确保大军能够顺利通过。
李智渊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整个行动的进展。他深知,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走向。他不断地收到前方传来的消息,心中暗自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终于,张大山的侦察小队带回了详细的情报。他们发现,占婆国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各方势力都在争夺着权力,内部矛盾重重。这正是李智渊所期待的机会。
赵铁柱的部队也顺利完成了探查任务,他们绘制了详细的地形图,为大军的行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李智渊接到消息后,立刻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在会议上,李智渊将情报详细地向众人展示,并提出了自己的计划。他决定利用占婆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分化瓦解他们的力量,同时派遣大军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众将听后,纷纷点头赞同。他们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只要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役正式打响。李智渊的大军从多个方向同时进攻占婆国,而占婆国由于内部的权力斗争,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抵抗。李智渊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
张大山和赵铁柱齐声应道:“遵命!”他们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显示出对命令的绝对服从。两人转身离去时,步伐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张大山的脸上露出一丝坚毅,而赵铁柱则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
苏瑶站在原地,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但又夹杂着坚定。她微微皱眉,似乎在权衡着各种可能性。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身旁的柱子,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李智渊的龙靴在金砖地上碾过细碎的朱砂,每一步都让苏瑶鬓边的珍珠簌簌发抖。她望着那双绣着五爪金龙的皂靴停在自己面前,忽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踏进这间大殿时,同样的位置跪着的是满头血污的自己——那时她还是战败降将之女,而如今,龙椅下的影子已经习惯为她腾出位置。
"苏卿。"李智渊的声音裹着檀香落下来,"朕准你调动三司六部所有密档。"他指尖碾过奏折上朱红的玺印,"但记住,占婆使团三日后便到,你的时间比占婆王宫里的沙漏还少。"
苏瑶起身时裙裾扫过冰凉的地面,金丝绣的凤凰在暗处发出蛇鳞般的光泽。她经过御案时故意让袖口扫过案角,看着年轻皇帝的眉峰微微蹙起,才转身朝偏殿走去。廊下的宫女们慌忙跪成两排,她却在经过首席学士的座位时停住脚步。
"陆大人。"她对着那袭玄色官袍微微颔首,"可还记得当年在邕州城下,您写的那首《破阵子》?"
陆学士的茶盏在石案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苏瑶望着茶水在青砖上洇开的痕迹,忽然想起占婆使臣最爱的沉香木茶具,正是邕州特产。她转身时衣袖带起的茶沫,在空中划出的弧度恰似占婆王冠上弯月的形状。
偏殿里堆积如山的帛书在烛光下泛着鱼肚白。苏瑶展开第一卷时,指甲盖大的火漆封印上赫然是占婆文字。她用银簪挑开封蜡的瞬间,暗格里滑出的羊皮卷带着海风的咸腥——那是占婆与渤泥国的盟约副本,边缘还沾着未干的血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