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邑,景国西南最边缘的县郡,三国百姓常于此地贸易往来,商贾云集。
虽遭地震之祸,但幸得骆青松与瑾王携手,迅速安定了民心,恢复了往昔的宁静。
短短数日,蜀邑夜市已经重新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出门后瑾王与夜雨的目光进行了短暂的交汇。
夜雨微微颔首,眼神坚定:主子放心,一切安排妥当,必不负所望。
近日来,瑾王忙于政务之余,更致力于一件“大事”。
他遣夜雨遍访军营、市井,专门去学习取悦佳人的方法。
二人还时常切磋琢磨,意在再见小丫头时,能游刃有余,博得佳人欢心。
今日他们主仆二人皆是胸有成竹,誓要令小丫头芳心初绽、情愫暗生。
“桑儿,你看那边有卖面具的,你我二人各选一个,如何?”
瑾王指着不远处一个摊位,摊上摆放着各式动物面具。
“面、面具?”
骆玖语心中正疑惑,为何此地会有面具摊位。
瑾王已信手拈起一个兔子面具、一个狐狸面具,故作不经意地比划。
他笑问,“这两个面具可合你的心意?”
骆玖语面露难色,终是嗫嚅问道,“殿下,真要戴面具示人吗?”
瑾王抬眼望去,见小丫头神色赧然。
周遭的摊主与顾客,看到他这动作,亦是面露异样之色。
瑾王望向夜雨,目光中带着询问:这是何故?
夜雨亦是茫然无措。
突然,他们发现在此看面具的皆是携带幼子者,并无年轻男女。
夜雨心中暗想:可话本中男女相约,第一步就是以面具遮面,尤以男子戴兔子面具、女子戴狐狸面具最为般配。怎地,这与话本里不太一样?
瑾王为了跨过戴兔子面具的心坎儿,更在官邸试了又试。
几经挣扎,才从战神之姿,化为凡尘的小儿郎。
此刻他已觉不妥,赶快提议道,“那,要不,再往前走走?”
“好。”
骆玖语回答简洁果断,瑾王心中的疑问更甚。
此番波折,瑾王对夜雨的能力已经产生疑虑。
斜睨一眼,只见夜雨仍是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
他的眼神好似在说:不过是小波折,主子勿忧,后面的那些妙计绝无差错。
虽他亦是孑然一身,但这些费尽心思求来的经验,岂能有假?
“冰糖葫芦嘞——”
一阵清脆的叫卖声传来。
“桑儿,可想品尝冰糖葫芦?”
骆玖语正在犹豫,瑾王已经取来两串。
“这两串糖衣尤为厚实……”
瑾王的目光灼灼,骆玖语推拒的话被梗在了喉间。
她正想伸手去接,突然附近人声鼎沸。
“骆小将军……”
“骆小将军!”
“骆小将军!”
未等瑾王反应过来,四面八方的商贩蜂拥而至。
瑾王虽身形伟岸、气度不凡,却终究难敌百姓热情,被挤至一旁。
“张大娘、王大叔、二狗子、李四蛋……你们可都安好?”
骆玖语在地震之后异常忙碌,还未来得及探访邻里。
如今见到众人安然无恙,她心中稍安。
“好着呢,骆小将军,你且放心。”
“地震之后,听闻你去了关外,我等皆是忧心忡忡,幸好你安然归来了。”
“骆小将军,你让惜竹丫头送来的银钱,我等都已收到。你在外奔波劳碌,仍心系咱们,真是难得。”
乡亲们将骆玖语团团围住,言语间满是温情。
前世离别之际,父亲受伤,她心情抑郁,终日闭门不出,未曾有此温馨场景。
如今感受到这份淳朴的情感,她心中暖流涌动。
瑾王见小丫头脸上洋溢着笑容与温暖,心中不再纠结那些刻意营造出的仪式感。
西南边关正食虽不精致,但小吃却琳琅满目,各有千秋。
“骆小将军,这是你爱吃的酱肉包子,快拿着。”
“这是大娘特意为你加的辣麻酥饼,还热着呢。”
“骆小将军,你爱吃的肘子,炖得极烂,大叔给你装了一个。”
……
乡亲们纷纷将精心准备的吃食用油纸包好塞给骆玖语,她一时愣在那里。
“哎,我们都知道,你这只金凤凰要回京都咯。”
“你平日里不言不语,但这份良善我们都看在眼里。”
“我们知道,若送你厚礼,你定不肯收。这些你最爱的吃食,算是乡亲们的一片心意,你快收下。”
“吃饱了不想家,骆小将军,你吃得饱饱的,就不想家了。呜——”
说着,一位大娘竟哭了起来。
“你哭什么,人家那是回家呢。”旁人劝慰道。
“对对对,是我老婆子糊涂了。”
大娘连忙将眼泪擦拭掉。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已哽咽难言,无不在诉说着对骆玖语的不舍。
“好,我都拿着,一定都吃完。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骆玖语也被这份深情所感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