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老同事那恳切的眼神,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自己刚进公司时,对业务不太熟悉,老同事耐心地给他讲解流程、传授经验的画面,那时候老同事就像一位引路人,带着他一步步熟悉公司的业务,帮了他不少忙。
想着这些,小陈心里就觉得,如果拒绝了,多不好意思呀,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太不懂感恩了。犹豫再三,小陈还是咬了咬牙,点头答应了下来,心里想着,自己辛苦一点应该也能应付得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陈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加班加点地整理那份数据资料。
晚上办公室里的灯光常常只有他那一盏还亮着,周围安静得只能听见他敲击键盘的声音,那“哒哒哒”的声响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仿佛是时间流逝的脚步声,还有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就像一首单调又枯燥的夜曲。
有时候忙到深夜,他的眼睛都熬得通红,困得不行了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可没睡多久,就会突然惊醒,担心自己睡过头耽误了工作,然后赶紧揉揉眼睛,继续接着干,整个人疲惫不堪,就像被抽干了精力的木偶一样。
由于精力太过分散,他负责的项目策划进度受到了严重影响,原本清晰的思路也时常被打断。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好点子,刚准备进一步完善,就被数据整理的事儿一耽搁,等再回过头来想的时候,那灵感就像飞走的小鸟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变得没那么完善了。
最后交上去的方案虽然勉强合格,但比起他原本的预期质量差了不少,小陈看着那份方案,心里满是无奈和失落。
而那位拜托他帮忙的老同事,在会议结束后,只是简单地跟他说了句谢谢,就没再多过问这件事了,仿佛这一切都是小陈理所当然该做的,转身就又忙着自己的其他事儿去了。
小陈看着老同事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处理后续的工作。
此后,小陈在公司里“热心肠”的名声越来越响,找他帮忙的同事也越来越多。今天这个让他帮忙改改PPT,说自己不太会排版,那些PPT里的文字、图片乱七八糟地摆放着,看着就让人头疼。
明天那个请他帮忙校对文案,声称自己眼睛看花了怕出错,那文案里错别字、语病也不少,需要逐字逐句地检查。小陈总是不好意思拒绝,一一应承下来,觉得大家都是同事,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
慢慢地,他自己原本制定好的职业发展规划被打乱了,原本计划用来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争取晋升机会的时间,都耗费在了这些帮别人的琐事上。
看着身边一些同事因为专注自身发展,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行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每天依旧被那些琐碎的帮忙任务缠身,心里满是无奈和迷茫,那个刚进公司时怀揣着雄心壮志、有着清晰职业目标的自己,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就像那远去的背影,只能在回忆中去寻找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做人太好有时候还会陷入被人利用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就像一根刺,扎在那些善良之人的心头,隐隐作痛。
小周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到几乎从不拒绝别人的人,在社区里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提起他,邻里街坊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都说他热心公益,为社区贡献很大,仿佛他就是社区里那温暖的阳光,时刻照耀着大家。
有一次,社区要举办一场大型的文化节活动,这可是社区一年当中最热闹、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大家都特别期待,希望能办得热热闹闹、顺顺利利的。为了这场活动,需要志愿者们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像布置场地、搬运道具、张贴宣传海报等等,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关乎着活动当天的整体效果。
活动负责人在分配任务的时候,有几个比较偷懒的志愿者看到小周来了,他们几个私下里就悄悄凑到一起,眼神交汇间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然后把清理场地卫生死角这种又脏又累的活推给了小周。
其中一个志愿者满脸堆笑地走到小周面前,热情地说:“小周啊,你做事我们最放心了,这卫生死角可得清理干净呀,不然影响整个活动的形象呢,辛苦你啦!”
小周听了,虽然心里觉得这活确实挺累的,那卫生死角的角落里堆满了杂物,有废弃的纸盒、破掉的椅子,还有各种脏兮兮的垃圾,灰尘厚厚的一层,就像给那些杂物披上了一层灰色的外衣,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人忍不住想要捂住鼻子。
但想着都是为了社区活动能顺利举办,自己多辛苦一点也没什么,也就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便默默地拿起扫帚、拖把和各种清洁工具,转身朝着那卫生死角处走去。
他来到那卫生死角,先挽起了袖子,然后开始耐心地清理起来。他弯下腰,把那些杂物一件件搬出来,有些重物还挺沉的,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挪动,累得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下来,后背的衣服也很快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可他也顾不上擦一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