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紧接着拱手进言:“陛下,若要修订法律,这尺度实难把握。过宽则易生懈怠,过严恐致民怨。且执法之人的素养参差不齐,即便有良法,也未必能有效施行。”
林羽微微点头,神色从容地回应:“尚书所虑,朕亦深知。故而此次修法,当同步加强法治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于学府之中增设律法学堂,广纳贤才研习律法精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执法者,方可确保法律行之有效。”
一位年轻的御史大夫许明德也站出来,激昂地说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此次修法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问题,更应具前瞻性,以顺应国家未来之发展。如商业契约之规范、知识产权之保护等,皆应纳入律法之中,激励创新,繁荣经济。”
林羽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许爱卿所言甚是。只有法律与时俱进,国家才能在变革之路上稳健前行。”
朝堂之上,林羽端坐于龙椅,目光坚定地望向许明德,神色关切而又充满期许。
“许爱卿,朕素知你在律法一道素有专精,亦听闻你平日研读法典,多有心得感悟,其见解独到深刻,朕甚为赞赏。如今国家正值变革之际,律法修订迫在眉睫,关乎社稷民生,不容有失。”林羽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朝堂上回荡,字字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贾诩贾爱卿秉持革新之念,锐意进取,朕已决意命其牵头律法修订之重任。朕思量再三,唯你可担辅佐之责。你二人当通力协作,组建新的律法司,广纳天下贤才,共商律法完善之良策。”
许明德听闻,心中既感圣恩浩荡,又深知责任重大,当下跪地,声音坚定地答道:“陛下厚爱,臣必肝脑涂地,以毕生所学,全力辅佐贾大人,定不负陛下所托,竭力为国家律法之完善鞠躬尽瘁!”
林羽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信任,“朕相信你二人之能,望你们秉持公正之心,参考古今律法之长,权衡利弊,制定出一部能保国安民、顺应时代发展之律法。务必使律法细致周全,兼顾各方权益,既能保障公民权利,又能规范社会秩序,为我朝之长治久安奠定坚实根基。”
“臣遵旨!”许明德与贾诩齐声应道,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决心与担当。
于是,在林羽的亲自安排下,新的律法司迅速筹备组建。告示张贴于四方城门与通衢要道,广招天下精通律法、才学出众之士。一时间,各地贤才纷纷响应,怀揣着报国之志与满腹才学,奔赴京城,汇聚于律法司麾下。
晨晖洒落在古老城镇的街巷间,喧闹的市井逐渐苏醒。街边的早点铺子热气腾腾,摊主熟练地为客人盛上豆浆油条,客人们边吃边聊,街头巷尾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此时,一个消息如春风般拂过这市井的每一个角落——朝廷要修订法律保障公民权利。刹那间,百姓们奔走相告,皆拍手称快。
在繁华街角的茶馆内,茶香袅袅,座无虚席。几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围坐于一桌,桌上的茶水已有些凉了,但他们浑然不觉,正热烈地讨论着朝廷的这一举措。
“听闻朝廷要修订律法啦,说是能护咱百姓的权益,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一位皮肤黝黑、双手满是老茧的汉子激动地拍着桌子说道,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可不是嘛!”旁边一位身形消瘦、面容沧桑的男子接过话头,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希望,“这些年,咱做小买卖的,没少受那些权贵的欺负。就盼着这新律法能让咱这买卖更公平,日子过得更安稳些。”
“对!俺隔壁家的老李,辛苦种了一季的粮食,被那恶霸地主压低价钱强买了去,他去理论还被打了一顿,真是没处说理去。要是有了新律法,这种事肯定不能再发生了!”一位憨厚老实的年轻后生涨红了脸,气愤地说道,拳头也不自觉地握紧了。
“唉,俺也听说了。还有那街头的无赖,整日偷鸡摸狗,祸害邻里,以前报官也没个结果。这下好了,新律法出来,这些人肯定得受到惩处,咱这日子也能清静些。”一位老者摇着头,叹息着过去的种种不公,但语气中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法治生活的美好景象。
而在不远处的酒肆里,气氛同样热烈。几个行商模样的人围坐在一起,面前的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们的话题也离不开这新律法。
“各位兄台,这朝廷的新律法对咱行商之人可是意义重大啊!以后走南闯北,有律法保障,就不怕被人坑骗了。”一位穿着朴素但眼神精明的商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抹了抹嘴说道。
“是啊,以前在外地经商,人生地不熟的,有些当地的地头蛇就会找各种借口敲诈勒索。咱为了生意,只能忍气吞声。这下有了新律法,看谁还敢欺负咱们!”另一位商人也附和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