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接着又道:“苏先生智谋过人,寡人命你为军师,辅佐沈岳,共御外敌。”
苏先生上前一步,恭敬行礼:“臣必当尽心竭力,助沈将军一臂之力。”
林羽满意地点点头,扫视众人,语重心长地说:“此次出征,关乎盛乾存亡,诸位务必同心协力,寡人静候你们凯旋!”
大臣们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吾等定当竭尽全力!”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充满了决心和力量。
姬瑶光一袭华服,身姿婀娜,见众人各抒己见后稍作停顿,便莲步轻移,微微欠身,仪态优雅。
她的声音轻柔却清晰,在朝堂的嘈杂中稳稳传出:“陛下,如今局势严峻,军事防御固然关键,可外交手段同样不可忽视。”
她微微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聪慧,“依臣之见,不妨派遣使者前往齐国。他们既能探听齐国的真实意图,摸清对方的虚实,又能借此次机会,向其他邻国表明我们盛乾的立场。”
姬瑶光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各国局势的复杂画面,接着说道:“邻国之间的态度,在这场危机中至关重要。若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于我们而言,无疑是增添了几分胜算。多一份助力,便多一分把握,也能让齐国在行动前有所忌惮。”
她心细如发,在这朝堂上众人激烈讨论军事应对之策时,独自陷入了沉思。她深知战争一旦爆发,那将是一幅怎样残酷的景象:硝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无数鲜活的生命消逝在战火之中,繁华的城镇沦为残垣断壁,田园荒芜,饿殍遍野。这样的惨状,光是想象就让她揪心不已。
在她看来,外交斡旋或许能成为避免这一切的关键。通过外交途径与齐国周旋,即便无法彻底消弭战争的威胁,哪怕只是为盛乾争取到些许喘息的时间,也是万分珍贵的。这短暂的时间,足以让国内的防御力量重新整合,为后续的防御部署赢得先机。或许能多招募一些士兵,多储备一些粮草,加固一段城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准备,在未来的战争中,都有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
林羽认真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姬瑶光所言极是,外交之道,有时能起到千军万马都难以达成的效果。
片刻后,他沉声道:“姬爱卿所言有理,此事便依你之见。”说罢,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姬瑶光,郑重吩咐道,“寡人命你负责建立情报局,往后专门负责天下敌情异动,务必将各方情报掌握详尽,为我盛乾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姬瑶光听闻,心中一凛,深知这是陛下对自己的信任与重托,忙俯身跪地,恭敬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起身时,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已然在心中谋划起情报局的架构与运作,决心要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为盛乾编织起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大网 。
贾诩轻抚胡须,不紧不慢地说:“臣赞同姬大人的看法。我们确实需要加强对国内外的情报收集工作,及时掌握齐国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贾诩老谋深算,深知情报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他暗暗想着,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情报网络,确保盛乾在这场危机中掌握主动权。
就在众人积极献言献策之时,左丞相王奎一派却惊呆了。王奎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心中满是疑惑和震惊。
他怎么也没想到,前几日还和陛下有些嫌隙的钟离赫和公孙御,如今竟如此积极地为陛下出谋划策,仿佛一夜之间,朝堂的风向全变了。
王奎的幕僚李福凑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钟离赫和公孙御怎么突然和陛下和好了?”李福眼中满是不安,他深知朝堂局势的变化对他们这一派意味着什么。
王奎冷哼一声,低声道:“我也正纳闷呢。看来陛下肯定是做了什么,让他们改变了态度。不过,不管他们怎么变,我们都不能乱了阵脚。”
王奎心中暗自思量,他必须尽快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否则在这场朝堂争斗中,他们这一派很可能会陷入被动。
这时,王奎的另一个幕僚张禄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齐国异动,或许只是虚张声势。我们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只需派遣少量兵力前往边境,示以强硬态度即可,无需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张禄的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公孙御皱了皱眉头,反驳道:“张大人此言差矣。齐国狼子野心,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若只是派遣少量兵力,一旦齐国真的进犯,我们将难以抵挡,边境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公孙御心中对张禄的言论十分不满,他认为在这种关键时刻,必须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心存侥幸。
钟离赫也忍不住说道:“张大人,你未曾上过战场,不知战争的残酷。若不做好充分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