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劝慰了一番,“请太太稍微歇一歇,晚上再来,再商量宝玉的事吧。”
说完,同贾琏回到自己房中,告诉贾琏,叫他派人收拾新房。暂且不表。
一天,黛玉早饭后,带着紫鹃到贾母这边来,一来请安,二来也想自己散散心。
出了潇湘馆,走了几步,忽然想起忘了拿手绢,便叫紫鹃回去取,自己慢慢走着等她。
刚走到沁芳桥那边山石背后,当年和宝玉葬花的地方,忽然听到一个人呜呜咽咽地在那里哭。
黛玉停下脚步听,又听不出是谁的声音,也听不出哭着念叨的是什么话。
心里很是疑惑,便慢慢走过去。
等到了跟前,却见一个浓眉大眼的丫头在那里哭。
黛玉没见到她时,还只怀疑府里这些大丫头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心事,所以来这里发泄;
等见到这个丫头,却又觉得好笑,心想:
“这种蠢丫头,能有什么情感!
肯定是那屋里做粗活的丫头,受了大丫头的气。”
仔细瞧了瞧,却不认识。
那丫头见黛玉来了,便不敢再哭,站起来擦眼泪。
黛玉问道:
“你好好的为什么在这里伤心?”
那丫头听了这话,又流泪道:
“林姑娘,你评评这个理。
她们说话,我又不知道,我就说错了一句话,我姐姐也犯不着就打我呀!”
黛玉听了,不懂她说的是什么,便笑着问道:“你姐姐是哪一个?”
那丫头道:“就是珍珠姐姐。”
黛玉听了,才知道她是贾母屋里的,便又问:“你叫什么?”
那丫头道:“我叫傻大姐儿。”
黛玉笑了笑,又问:“你姐姐为什么打你?你说错什么话了?”
那丫头道:“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我们宝二爷娶宝姑娘的事情。”
黛玉听了这一句,如同被一个响雷击中,心头乱跳。
稍微定了定神,便叫这丫头:“你跟我到这边来。”
那丫头跟着黛玉走到那偏僻角落葬桃花的地方,那里很安静。
黛玉问道:“宝二爷娶宝姑娘,她为什么打你呢?”
傻大姐道:
“我们老太太和太太、二奶奶商量了,因为我们老爷要动身去赴任,就赶着去和姨太太商量,把宝姑娘娶过来。
第一,给宝二爷冲什么喜;
第二,——”说到这里,又瞅着黛玉笑了一笑,才说道:
“赶着办了,还要给林姑娘说婆家呢。”
黛玉已经听呆了。
这丫头只管说道:
“我又不知道她们怎么商量的,不让人吵嚷,怕宝姑娘听见害臊。
我就跟宝二爷屋里的袭人姐姐说了一句:
‘咱们明儿更热闹了,又是宝姑娘,又是宝二奶奶,这可怎么叫呢?’
林姑娘,你说我这话碍着珍珠姐姐什么了吗?
她走过来就打了我一个嘴巴,说我乱说,不遵上头的话,要把我撵出去。
我哪知道上头为啥不让说呢?
你们又不告诉我,就打我!”
说着,又哭起来。
此时黛玉的心里,仿佛油、酱、糖、醋全都打翻在一起,甜、苦、酸、咸,各种滋味交织,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味儿。
愣了一会儿,她颤巍巍地说道:
“你别乱说。你要是再乱说,让人听见了,又要打你了。你走吧。”
说完,自己转身要回潇湘馆。
只觉得身子好像有千百斤重,两只脚如同踩在棉花上一般,早已发软,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回走。
走了好半天,还没走到沁芳桥边。
原来是脚下发软,走得慢,又迷迷糊糊,顺着脚从那边绕了过来,反而多走了一段路。
这时刚走到沁芳桥边,却又不知不觉地顺着堤岸往回走起来。
紫鹃取了绢子回来,却不见黛玉。
正在四处寻找时,只见黛玉脸色雪白,身子晃晃荡荡,眼睛直直的,在那里东转西转。
又看见一个丫头在前面走着,离得远,也看不清是谁。
紫鹃心中惊疑不定,赶忙赶过来,轻声问道:
“姑娘怎么又往回走?这是要去哪儿呀?”
黛玉也只是模糊听见,随口应道:“我去问问宝玉。”
紫鹃听了,摸不着头脑,只得搀扶着她往贾母这边来。
黛玉走到贾母门口,心里稍微清醒了些,回头看见紫鹃搀扶着自己,便站住问道:“你来做什么?”
紫鹃陪着笑道:
“我取了绢子来了。刚才见姑娘在桥那边,我赶忙过来问姑娘,姑娘没搭理我。”
黛玉笑道:
“我还以为你来瞧宝二爷呢,不然怎么往这边走?”
紫鹃见她神情恍惚,心里明白黛玉肯定是听到那丫头说的话了,只能点头微笑。只是心里担心她见了宝玉,一个已经疯疯傻傻,另一个又这般恍恍惚惚,万一说出些不成体统的话,那可如何是好?
心里虽这么想,却也不敢违抗,只得搀扶着她进去。
这时黛玉却又奇怪了,不像先前那般软弱无力,也不用紫鹃帮忙打帘子,自己掀起帘子就进了屋,屋里却寂静无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