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赦、贾政带领贾珍等人散去,暂且不提。且说贾母这边,让人把围屏撤去,将两桌并成一桌。
众媳妇重新擦桌子、整理水果,更换酒杯、洗净筷子,重新布置一番。
贾母等人都添了衣裳,洗漱后喝了茶,这才又重新入座,团团围坐。
贾母一看,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座中,知道她们回家去赏月了,而且李纨、凤姐二人又在生病,少了这四个人,顿时觉得冷清了许多。
贾母笑着说:
“往年你们老爷们不在家,咱们就把姨太太请过来,大家一起赏月,十分热闹。
可忽然想起你们老爷,又不免想到母子、夫妻、儿女不能团聚,就都没了兴致。
等到今年你们老爷回来了,正该大家团圆享乐,却又不方便请姨太太她们娘儿们过来说说笑笑。
况且她们今年又添了两口人,也难扔下他们跑到咱们这儿来。
偏偏凤丫头又病了,有她一个人在这儿说说笑笑,还能抵得上十个人的作用呢。
可见天下的事总是难以十全十美。”
说完,不觉长叹一声,于是让人拿大杯来斟热酒。
王夫人笑着说:
“今天能母子团圆,自然比往年有趣。
往年娘儿们虽然多,到底不像今年自家骨肉齐全这样好。”
贾母笑着说: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高兴拿大杯喝酒。
你们也该换上大杯才是。”
邢夫人等人只得换上大杯。
因为夜深体乏,又不胜酒力,大家都不免有些倦意,无奈贾母兴致还很高,众人只好陪着喝酒。
贾母又让人把毛毡铺在台阶上,吩咐把月饼、西瓜、果品之类都搬到下面去,让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
贾母见月亮升到了天空正当中,比先前越发皎洁好看,就说:
“这么好的月亮,不能不听听笛声。”
于是让人把戏班子里的女孩子传来。
贾母说:
“音乐太多了,反而失了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地吹起来就够了。”
刚说完,那人就去吹笛,这时,只见跟邢夫人的媳妇走来,在邢夫人耳边说了两句话。
贾母便问:
“什么事?”
那媳妇回禀说:
“刚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绊了一下,崴了腿。”
贾母听了,急忙命令两个婆子赶紧去看看,又让邢夫人快去。
邢夫人于是告辞起身。
贾母又说:
“珍哥媳妇也顺便回家去吧,我也要睡了。”
尤氏笑着说:
“我今天不回去了,一定要陪老祖宗玩一整夜。”
贾母笑着说:
“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今晚不团圆团圆,怎么能为了我耽搁呢!”
尤氏红了脸,笑着说:
“老祖宗把我们说得太不像话了。
我们虽然年轻,可已经是十几年的夫妻,也快四十岁的人了。
况且孝服还没满,陪着老太太玩一夜还可以,哪有自己去团圆的道理?”
贾母听了,笑着说:
“这话倒是,我倒忘了孝服未满。
可怜你公公已经去世两年多了,是我倒忘了,该罚我一大杯。
既然这样,你就别送了,陪着我吧。
你叫蓉儿媳妇送去,她就顺便回去。”
尤氏照做了。蓉妻答应着,送邢夫人到大门,各自上车回去,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边贾母仍带着众人赏了一会儿桂花,又入席换了暖酒来。
正说着闲话,突然,只听那一边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地吹出笛声来。
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澄澈,大地干净,真让人心中烦恼顿时消散,所有忧虑都抛到九霄云外,大家都恭敬地端正坐着,默默地欣赏。
听了大约两盏茶的时间,笛声才停下,大家纷纷称赞。
于是又斟上暖酒。
贾母笑着问:
“果然好听吧?”
众人笑着说:
“实在好听。我们也想不到会这么好,多亏老太太带着我们,我们也开了眼界。”
贾母说:
“这还不够好,得选那曲谱节奏越慢的吹起来才更好。”
说着,就把自己吃的一个宫里做的瓜仁油松瓤月饼,又让人斟了一大杯热酒,送给吹笛的人,让他慢慢吃了,再细细地吹一套来。
媳妇们答应着送去,这时,刚才去看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报告说:
“看了,右脚面上有点白肿,现在已经调了药服下,疼得好些了,也没什么大碍。”
贾母点头叹道:
“我也太操心了。都说我偏心,我反倒这样。”
于是就把刚才贾赦说的笑话,讲给王夫人、尤氏等人听。
王夫人等人笑着劝道:
“这本来就是酒后大家说笑,不小心说错也是有的,哪敢说老太太呢。
老太太您别往心里去才是。”
只见鸳鸯拿着软巾兜和大斗篷过来,说道:
“夜深了,恐怕有露水,风吹了头可不好,得添上这个。
也坐了好一会儿了,该歇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