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尤氏从惜春那儿赌气出来,正打算去王夫人那儿。
跟随的老嬷嬷们悄悄对她说:
“奶奶先别去上房。刚才甄家来了几个人,还带了些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机密事儿。
奶奶这一去恐怕不太方便。”
尤氏听了说:
“昨天听你大爷说,看邸报上说甄家犯了罪,现在被抄没家产,要押解进京治罪。
怎么又有人来呢?”
老嬷嬷说:
“谁说不是呢。刚来了几个女人,脸色看着不太好,慌慌张张的,想必是有什么瞒着人的事儿。”
尤氏听了,就不往前去了,仍旧往李纨这边来。
正好太医刚诊完脉离开。
李纨最近也稍微精神清爽了一些,靠着被子、枕头坐在床上,正想找一两个人来说说闲话。
看见尤氏进来,不像往日那般和蔼可亲,只是呆呆地坐着。
李纨就问:
“你来了好半天了,在别的屋里吃了东西没有?
只怕饿了吧。”
她吩咐素云挑些新鲜点心拿过来。
尤氏连忙阻拦说:
“不用,不用。你病了这么久,哪有什么新鲜东西。
而且我也不饿。”
李纨说:
“昨天她姨娘家送来的好茶面子,冲一碗给你喝吧。”
说完,就吩咐人去冲茶。
尤氏出神,没说话。跟来的丫头媳妇们问:
“奶奶今天中午还没洗脸,这会儿趁着方便洗一洗怎么样?”
尤氏点了点头。
李纨急忙让素云去拿自己的梳妆盒。
素云一边拿来,一边把自己的胭脂、香粉也拿来,笑着说:
“我们奶奶就缺这个。
奶奶要是不嫌弃脏,这是我的,将就着用些。”
李纨说:
“我就算没有,你也该去姑娘们那儿拿。
怎么能公然拿出你的来呢?
幸亏是她,要是别人,岂不是要生气!”
尤氏笑着说:
“这有什么关系。
我每次过来,谁的东西我没用过,今天怎么忽然就嫌脏了?”
一边说,一边盘腿坐在炕沿上。
银蝶上前,急忙帮她卸下腕镯、戒指,又用一大块包袱手巾盖在她下身,把衣裳遮严实。
小丫鬟炒豆儿端了一大盆温水,走到尤氏跟前,弯腰端着。
李纨说:
“怎么这么没规矩?”
银蝶笑着说:
“说一个个都没眼力见儿,说一个葫芦,就只知道一个瓢。
奶奶不过对咱们宽厚些,在家里随便些也就罢了,你就得意起来了!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面,当着亲戚的面也这么随便。”
尤氏说:
“随她去吧,反正洗完就完事了。”
炒豆儿急忙跪下。
尤氏笑着说:
“你们家上上下下的人,就会讲究外面那些假礼和表面的体面,可实际上做出来的事,真够瞧的了。”
李纨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已经知道了昨夜的事,于是笑着说:
“你这话有缘故,是谁做的事够瞧的了?”
尤氏说:
“你倒来问我,你莫不是病得昏死过去了!”
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来报告:
“宝姑娘来了。”
李纨连忙说快请,这时宝钗已经走进来了。
尤氏急忙擦脸起身让座,问道:
“怎么你一个人忽然来了,别的姊妹呢?”
宝钗说:
“是啊,我也没见到她们。
因为今天我们奶奶身体不舒服,家里两个女人也都因为时疫没起床,别的人靠不住,我今天要回去陪着老人家夜里作伴。
本来要去回禀老太太、太太,我想又不是什么大事,就先不说了,等奶奶病好了,我总归是要进来的,所以来告诉大嫂子一声。”
李纨听了,只是看着尤氏笑。
尤氏也只是看着李纨笑。
过了一会儿,尤氏梳洗完毕,大家一起吃面茶。
李纨笑着说:
“既然这样,那就派人去给姨太太请安,问问是什么病。
我也病着,不能亲自去。好妹妹,你尽管去,我会派人去你那儿照看屋子。
你好歹住一两天再进来,别让我落埋怨。”
宝钗笑着说:
“怎么会落埋怨呢?
这也是人之常情,你又没有放走贼。
依我的主意,也不用再添人过去,把云丫头请来,你和她住一两天,岂不是省事。”
尤氏问:
“对了,史大妹妹去哪儿了?”
宝钗说:
“我刚打发人去找你们探丫头了,叫她一起到这儿来,我也跟她说明白。”
正说着,果然有人报告:
“云姑娘和三姑娘来了。”
大家让座后,宝钗就说起要出去的事,探春说:
“很好。不但姨妈病好了还来,就算好了不来,也没关系。”
尤氏笑着说:
“这话奇怪了,怎么还撵起亲戚来了?”
探春冷笑着说:
“就是呢,有让人撵的,不如我先撵。
亲戚之间关系好,也不一定非要一直住着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