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琏在梨香院守灵七昼夜,每天都有和尚道士不停地做法事。
贾母把他叫去,吩咐不许把尤二姐送往家庙中安葬。
贾琏没办法,只好又和时觉和尚商量,就在尤三姐的墓旁选了个穴位,破土埋葬。
出殡那天,送葬的只不过是族里的人,以及王信夫妇、尤氏婆媳罢了。
凤姐一概不管,任凭贾琏自己去办理。
因为年关将近,各种事务繁杂,除此之外,林之孝开了一个名单过来,上面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家,好等府里有该放出的丫头时,求主子指配。
凤姐看了,先去问贾母和王夫人。大家商议,虽然有几个丫头应该发配,无奈各有各的原因:
第一个是鸳鸯,她发誓不去。
从那天之后,一直没和宝玉说过话,也不精心梳妆打扮。
众人见她意志坚定,也不好勉强。
第二个是琥珀,她现在有病,这次不行。
彩云因为最近和贾环闹翻了,也染上了难以医治的病症。
只有凤姐和李纨房里几个做粗活的大丫头被配了出去。
其余的丫头年纪还小,就让那些小厮们到外面自己娶妻去了。
原来这段时间因为凤姐生病,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空闲,接着又过年过节,冒出许多杂事,竟然把诗社搁置起来了。
如今已是仲春时节,虽然有了空闲时间,无奈宝玉因为柳湘莲出家、尤小妹自刎、尤二姐吞金而死、柳五儿气病等事,接连不断地增添了许多闲愁怨恨。
弄得他神情恍惚,言语时常错乱,好像染上了怔忡之症。
把袭人等人吓得又不敢回禀贾母,只能千方百计逗他玩笑。
这天清晨宝玉刚醒,就听见外间房里叽叽呱呱,笑声不断。
袭人笑着说:
“你快出去解救一下,晴雯和麝月两个人按住温都里那在胳肢呢。”
宝玉听了,急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看,只见她们三个人的被褥还没叠起来,外衣也没穿。
那晴雯只穿着葱绿院绸小袄,红色小衣,红色睡鞋,披散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
麝月穿着红绫抹胸,披着一身旧衣服,在那里抓雄奴的肋下。
雄奴仰躺在炕上,穿着撒花紧身儿,红裤绿袜,两脚乱蹬,笑得喘不过气来。
宝玉急忙上前笑着说:
“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等我来帮忙。”
说着,也上床去胳肢晴雯。晴雯怕痒,笑着急忙放开雄奴,和宝玉对抓,雄奴趁机又把晴雯按倒,在她肋下抓挠。
袭人笑着说:
“小心冻着了。”
看着他们四个人裹在一起,倒觉得十分好笑。
忽然李纨派碧月来说:
“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一块手帕子忘了拿,不知道在不在这里?”
小燕说:
“有,有,有,我在地上捡起来了,不知道是谁的,刚洗出来,晾着还没干呢。”
碧月见他们四个人乱滚,就笑着说:
“倒是这里热闹,大早上就叽叽呱呱地玩到一起了。”
宝玉笑着说:
“你们那边人也不少,怎么不玩呢?”
碧月说:
“我们奶奶不玩,把两个姨娘和琴姑娘也弄得没兴致玩了。
如今琴姑娘又跟着老太太到前面去了,就更寂寞了。
两个姨娘今年过完,到明年冬天就都走了,那就更寂寞了。
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许多,把云姑娘都落单了。”
正说着,只见湘云又派翠缕来说:
“请二爷快出去看绝妙好诗。”
宝玉听了,急忙问:
“哪里的好诗?”
翠缕笑着说:
“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你去了就知道了。”
宝玉听了,急忙梳洗后出去,果然看见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在那里,手里拿着一篇诗在看。
见他来了,都笑着说:
“这时候还不起来,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了,也没人提起。
如今正是春天,万物更新,正该重新振作起来才好。”
湘云笑着说:
“当初起诗社的时候是秋天,就不应该兴旺发达。
如今恰好万物逢春,都主生长繁盛。
况且这首桃花诗又写得好,就把海棠社改成桃花社吧。”
宝玉听了,点头说:
“很好。”
并且着急要看诗。
众人又都说:
“咱们这会儿就去拜访稻香老农,大家一起议定重新起社。”
说着,一齐起身,都往稻香村去。
宝玉一边走,一边看那纸上写着的《桃花行》一篇: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