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孝家的道:
“奶奶您过去看看,这银子都从二奶奶手里发,一共都齐了。”
说着,尤氏已经梳洗好了,让人准备车辆,不一会儿就来到荣府,先去见凤姐。
只见凤姐已经把银子封好了,正要送去。
尤氏问:
“都齐了吗?”
凤姐笑着说:
“都齐了,快拿去吧,丢了我可不管。”
尤氏笑着说:
“我有点不放心,倒要当面点一点。”
说着,果然按数点了一遍,只是没有李纨的那一份。
尤氏笑着说:
“我说你在捣鬼呢,怎么你大嫂子的没有?”
凤姐笑着说:
“那么多还不够用?
少一份儿也没什么,等不够了我再给你。”
尤氏说:
“昨天你在众人面前做好人,今天又来跟我耍赖,这个我可绝对不依你。
我这就找老太太去要。”
凤姐笑着说:
“我看你还真厉害。
明天要是有事儿,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可别抱怨。”
尤氏笑着说:
“你也怕了。
要不是看你平日孝敬我,我才不依你呢。”
说着,把平儿那份银子拿了出来,说:
“平儿,来!
把你的收起来,等不够了,我替你添上。”
平儿明白她的意思,就说:
“奶奶您先用着,要是剩下了,再赏我点儿别的。”
尤氏笑着说:
“只许你主子作弊,就不许我做个人情?”
平儿只好把银子收了起来。
尤氏又说:
“我看你主子这么精细,弄这么些钱到时候往哪儿使啊!
使不完,明天带到棺材里去使。”
一边说着,一边又往贾母那里去。
先给贾母请了安,简单说了两句话,就走到鸳鸯房里和鸳鸯商量,一切都听鸳鸯的主意,想办法讨贾母的欢心。
二人商量妥当。
尤氏临走时,也把鸳鸯出的二两银子还给了她,说:
“这还花不完呢。”
说着,就直接出来了,又到王夫人那里说了一会儿话。
因为王夫人进了佛堂,尤氏就把彩云那份银子也还了她。见凤姐不在跟前,一会儿又把周姨娘、赵姨娘的也还了。
她俩还不敢收。
尤氏说:
“你们也怪可怜的,哪有这些闲钱?
凤丫头就算知道了,有我担着。”
二人听了,千恩万谢地才收下了。
转眼就到了九月初二,园子里的人都听说尤氏把生日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的和说书的男女艺人都有,大家都准备着去玩乐。
李纨又对众姐妹说:
“今天是正经的社日,可别忘了。
宝玉也不来,想必他只顾着图热闹,把作诗这么清雅的事儿都丢开了。”
说着,就吩咐丫鬟去看看宝玉在做什么,赶紧把他请来。
丫鬟去了好一会儿,回来说:
“花大姐姐说,宝玉今儿一早就出门去了。”
众人听了,都很诧异,说:
“不可能出门啊。
这丫头太糊涂,不会说话。”
于是又让翠墨去。一会儿翠墨回来说:
“宝玉真的出门了。
说是有个朋友死了,出去奔丧去了。”
探春说:
“绝对不可能有这种事。
不管什么事儿,今天也不该出门。
第一,你二奶奶的生日,老太太这么高兴,两府上下的人都来凑热闹,他倒走了;
第二,今天又是头一社的正日子,他也不告假,就私自去了!”
袭人叹了口气说:
“昨儿晚上他就说了,今儿一早有要紧的事,要到北静王府去,说很快就赶回来。
劝他不要去,他就是不听。
今儿一早起来,又要穿素衣服,想来也许是北静王府里哪个要紧的姬妾没了。”
李纨等人说:
“如果真是这样,也该去走走,只是也该回来了。”
说着大家又商量:
“咱们先只管作诗,等他回来罚他。”
正说着,只见贾母已经派人来请了,大家就都往前头去了。
袭人把宝玉的事儿回明了贾母,贾母听了不高兴,就派人去接他。
原来宝玉心里有件私事,前一天就吩咐茗烟:
“明天一早我要出门,备下两匹马,在后门口等着,别让别人跟着。
告诉李贵,就说我去北静王府了。
要是有人找我,让他拦住,不用找,就说北静王府留下我了,反正很快就回来。”
茗烟也摸不着头脑,只好照他说的做了。
今天一早,果然备好了两匹马在园后门等着。
天亮了,只见宝玉全身穿着素净的衣服,从角门出来,一句话也不说,跨上马,一弯腰,顺着街就跑下去了。
茗烟也只好跨上马加鞭追上去,在后面忙问:
“咱们往哪儿去?”
宝玉说:
“这条路是往哪儿去的?”
茗烟说:
“这是出北门的大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