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喝了药感觉好多了,也就放下心来,于是把凤姐叫来,吩咐她准备要给贾政带送的东西。
正商量着这事呢,就见贾母派人来请,王夫人赶忙带着凤姐儿过去了。
王夫人又问贾母:
“这会儿是不是感觉身体又好多了些?”
贾母说:
“今天可好多了。刚才你们送来的野鸡崽子汤,我尝了尝,味道还不错,又吃了两块肉,心里很舒坦。”
王夫人笑着说:
“这是凤丫头孝敬您老的。
就数她孝心真诚,没白让老太太平日里疼她。”
贾母点头笑着说:
“难为她想着。要是还有生的野鸡,再炸上两块,咸滋滋的,配着粥吃可香了。
那汤虽然好喝,可就不太适合配稀饭。”
凤姐听了,连忙答应,马上让人去厨房传达贾母的意思。
这时贾母又笑着对王夫人说:
“我派人请你来,不为别的事儿。
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前两年我早就想给她过生日了,可偏偏到时候赶上有大事,就这么过去了。
今年人都齐,估计也没什么事,咱们大家好好乐呵一天。”
王夫人笑着说:
“我也正想着这事呢。
既然老太太您高兴,那咱们就赶紧商量定下来吧。”
贾母笑着说:
“我看往年不管是谁过生日,都是各自送各自的礼,这种方式太俗套了,而且让人感觉生分。
今天我想出个新办法,既不生分,还能增添乐趣。”
王夫人赶紧说:
“老太太您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办。”
贾母笑道:
“我想着,咱们也学学那些小户人家,大家凑份子钱。
能凑多少就按这个钱数来办,你说这样好玩不?”
王夫人笑道:
“这办法挺好的,不过不知道怎么个凑法呢?”
贾母一听,更高兴了,赶紧派人去请薛姨妈、邢夫人等人,又叫请姑娘们和宝玉。
宁国府那边的珍儿媳妇以及赖大家的等有头有脸管事的媳妇也都叫了来。
那些丫头、婆子们见贾母这么高兴,也都跟着高兴起来,急忙各自分头去请人、传话。
没过一顿饭的工夫,老老少少、上上下下的人,乌压压地挤了一屋子。
只见薛姨妈和贾母面对面坐着,邢夫人、王夫人坐在房门前的两张椅子上。
宝钗姐妹等五六个人坐在炕上,宝玉坐在贾母怀里,地上满满地站了一地的人。
贾母赶忙让人拿几个小凳子来,让赖大的母亲等几位年纪大又有体面的嬷嬷坐下。
贾府的风俗是,那些年纪大又服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要有体面,所以尤氏、凤姐儿等人只能在地下站着,那赖大的母亲等三四个老嬷嬷告了罪,就都坐在小凳子上了。
贾母笑着把刚才说的那些话讲给众人听。
众人谁不想凑这个趣儿呢?
况且有和凤姐关系好的,本来就愿意这样做;
也有怕凤姐的,正巴不得来奉承她呢。
而且大家也都拿得出这份钱,所以一听贾母这么说,都欣然答应了。
贾母先开口说:
“我出二十两。”
薛姨妈笑着说:
“我跟着老太太,也是二十两。”
邢夫人和王夫人说:
“我们可不敢和老太太比,自然低一等,每人出十六两吧。”
尤氏和李纨也笑着说:
“我们自然又要低一等,每人出十二两吧。”
贾母赶忙对李纨说:
“你一个寡妇,又没什么收入,哪里还能拉着你出这份钱,我替你出了吧。”
凤姐连忙笑着说:
“老太太先别高兴,还是先算算账再揽事。
老太太您身上已经有两份了,这会儿又要替大嫂子出十二两,您现在说着高兴,等一会儿想起来又该心疼了。
过后儿又说‘都是为凤丫头花了钱’,再想个巧法子哄着我拿出三四倍来暗地里补上,我还做梦呢。”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贾母笑着问:
“那依你怎么办呢?”
凤姐说:
“生日还没到呢,我这会儿已经承受不起了。
我一个钱也不出,还惊动了这么多人,实在不安心,不如大嫂子这份钱我替她出了吧。
到时候我多吃些东西,就当享福了。”
邢夫人等人听了,都说“很对”,贾母这才答应了。
凤姐又笑着说:
“我还有句话。
我想老祖宗您出二十两,又要替林妹妹、宝兄弟出两份。
姨妈出二十两,又要替宝妹妹出一份,这倒也公平。
只是二位太太每人出十六两,自己出的少,又不替别人出,这就有点不公平了。
老祖宗您可就吃亏了!”
贾母听了,赶忙笑着说:
“到底还是我的凤姐儿向着我,这话在理。
要不是你,我又得被她们哄过去了。”
凤姐说:
“老祖宗您就把林姑娘和宝兄弟交给两位太太。
一位负责一个,派多派少,每位太太替出一份钱就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