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临视也。从目詹声。”《说文解字注》:“(瞻)临视也。《释诂》《毛传》皆曰:瞻、视也。许别之云临视。今人谓仰视曰瞻。此古今义不同也。从目,詹声。”但《说文解字注》里解释在《释诂》和《毛传》里的解说就是看的意思,这里的看主要是往远处看的意思。《左传·襄公十四年》:“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当时的人又把仰视称之为“瞻”,所以后来“瞻”又生出了仰视的意思,进一步产生出仰慕的意思。《诗经·大雅》:“维此惠君,民人所瞻。”
“眺”,形声字,最早见于小篆。小篆的字形写作 “覜”,由 “目” 和 “兆” 组成;“目” 表意,表明与眼睛的动作有关;“兆” 表声,也有说法认为 “兆” 有预兆、迹象之意;可能暗示眺望时是在寻找某种迹象或对远处情况的一种预判;故此“眺” 的本义是远望的意思。《说文解字》给了古代的另外一种能够解释。《说文解字》:“眺目不正也。从目兆声。”讲的是其意思是斜视的意思。《说文解字注》:“‘(眺)目不正也。’按释诂、说文皆云覜(眺)、视也。然则覜望字不得作眺。月令。可以远眺望。系假借。小徐注引射雉赋。目不歩体?眺旁剔。徐爰曰:视瞻不正,常惊惕也。此眺字本义。从目。兆声。”
在中国,看是有不同的方式的,我们在此也说一下其区别。“瞟”指的是目光轻快地扫过,也有斜着眼睛快速地看的意思。“瞄”指的是集中视力看,其本意为注视目标;视力集中到一点上。“瞥”的本意是指目光向下歪斜地扫了一眼,或是很快的看一下;引申义是突然,倏忽。“瞅”表示的是斜着眼看的意思。“眺”表示的是往远处看的意思,本义指斜视的意思。“瞪”表示的是睁大眼睛直视的意思。“瞰”表示的是从高处往下看的意思。“窥”表示的是从小孔或缝里看的意思。“瞻”表示的是向远处或向高处看的意思。“观”表示的是有目的地仔细察看的意思。“瞧”表示的是看的意思。“盯”表示的是集中视力看的意思,精力全部集中于一点的看。“阅”表示的是看,察看的意思。“觇”是暗中看,偷看的意思。
“徘徊瞻眺”从字面上的意思是从容地来回踱着步子,扫视周围,望向远方。这里的“徘徊”不是犹豫不决的“徘徊”,也不是“无计可施”的徘徊;结合上文的“矩步引领”,这是一种完成作品之后,在仔细思虑或是让自己保持从容谨慎的“徘徊”,体现着作者的沉静与从容。“瞻眺”表示作者在徘徊的过程中,不断俯视低处或是眺望远方。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写完文章的兴奋?是摆脱处罚的放松?是起落浮沉的感慨?还是......可能还有等待梁武帝对文章评价的紧张吧?五味杂陈,或许兼而有之。作者此时看的可能不是风景,更是风景之外的什么东西吧。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承接上文的“矩步引领,俯仰廊庙”的激动与兴奋之中,还要保持好自己庄重与沉稳。这便是周兴嗣一个人的心性、修养、品德的体现。成而不骄纵,败而不气馁。即便心中充满了完成作品后的轻松与快意,但他还是腰间系好衣带,举手投足间都保持着一份庄重与沉稳;在宫城之内缓缓踱着从容的脚步步、来回徘徊,时而抬头仰望高远的天空,时而俯首凝视脚下的大地,用深邃而敏锐的目光去洞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的举动既显示出他对自身修养的高度重视,又透露出他在面对成就时那份冷静思考和审慎自省的态度。结合他后面的“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这种兴奋之下的庄重与矜持,这种成功之后的谨慎与自谦,全面地显示出他真正心性、修养与品质。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一生去体会,用一生去学习。
喜欢陪孩子共读千字文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陪孩子共读千字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