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读音“guān”,通“鳏”。《礼记·王制》:“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庄”,其繁体字为“庄”,形声字,最早见于金文。其金文字形从艹(草),壮声,。“艹” 表示与草木等植物有关;“壮” 既表音也表意,有壮大、茂盛之意;整体表示草木茂盛的地方。
《说文解字》:“庄,上讳。??,古文庄。”因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说文解字》未做详解。【注释】徐铉等注:“此汉明帝名也。从艹从壮,未详。”上:指汉明帝刘庄。中说:“庄,草盛貌。”《说文解字注》:“上讳”注:见《示部》。其说解当曰:“艹大也。从艹,壮声。”其次当在菿、蔪二字之间。此形声兼会意字。壮训大,故庄训艹大。古书庄、壮多通用,引伸为凡壮盛精严之义。《论语》:“临之以庄。”苞咸曰:“庄,严也”是也。侧羊切,十部。“??,古文庄”注:庄字篆文本不书,今书之者,后人补也。然则录古文注之曰:“古文庄。”亦恐后人所加,且其形本非庄字,当是奘字之譌。古文士或作□,譌为??也。凡古文经後人转写茫昧难知者,举以??、奘二字为例求之。
因为草木茂盛的地方往往适合人们聚居,所以 “庄” 引申为田舍、村庄的意思。杜甫《怀锦水居止》:“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拥有大片土地和产业的地主或贵族的田庄,“庄” 就有了庄园的意思。在商业领域,“庄” 又被用来指比较大的商号、店铺。如 “钱庄”“布庄”,表示专门从事某种商业活动的场所或机构。因此,类似博彩、金融领域一些主导规则的主导者称之为庄家。
在古书中庄、壮很多时候通用,引伸为凡壮盛精严的意思,“进一步引申出庄重、严肃的意思,这可能与人们对一些正式、重要场所或人物的印象有关。《吕氏春秋?孝行》:“居处不庄,非孝也。”
“庄”也作为谥号用字。用以评价古代君主。在谥号的意思如下: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由此可见,庄在谥号中的意思主要和武功相关;在此基础上还有庄重严肃,威严刚正,恭敬谨慎,功绩显赫,德行高尚等含义。
“束带矜庄”的基本描述是整束好自己的穿戴,保持着稳重庄严、肃穆恭谨的神情。从深层含义来讲,“束带”不仅仅是简单地整理好自身的衣着配饰的动作,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严谨、细致的气质和态度,也体现了其对自己以及其他人的重视与尊重。“矜庄”讲的则是从身体到面部的表情,表现出的是无比的矜持与庄重。那庄重肃穆的面容并非故作深沉,而是内心沉稳与自信的外在体现;恭谨的神情则显示出对他人的谦逊有礼,不骄不躁。
在古代,服饰衣冠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衣服都可以穿,什么冠都可以戴的。所以,衣冠文物历来是中国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古今中外穿衣服都讲究内外有别,居家的服饰要宽松、舒适,现在讲要休闲;对外的服饰要严整、要符合你的身份。衣冠严整是对他人的尊重,举止从容是对自己的尊重。无论是行走于市井之间还是置身于朝堂之上,“束带矜庄”者都能以其端庄得体的仪表和从容不迫的举止赢得他人的敬重。
“徘”,会意字,最早见于篆书,“徘”很少单用,一般和“徊”同时出现。其字形从彳(chì)从非,“彳”的意思是小步慢走或走走停停的样子,表示与行走有关;“非”的形象是两个相背对的翅膀的样子,表达为不是的意思;二者综合下来,其本义为小步行走的意思。
“徊”,形声兼会意字,最早见于篆书。其字形从彳(chì),回声。“彳” 旁表示与行走、道路相关;“回” 表音兼表义,有回旋、迂回的意思,综合下来,其本义为回旋式的往复行走的意思。
“徘徊”,其本义就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人来回走一般都是对某些事情犹豫不决的原因,由此引申出比喻犹豫不决的意思,常用来刻画人在面临选择、决策或困境时,内心摇摆不定,难以做出决定的心理状态。停留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就不会继续前行,后来又比喻事物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的状态。一般用于描述某种情况、事业或发展等处于一种不进不退的状态。
“瞻”。形声字,最早见于金文,从目,詹声。詹是瞻的初文,在古代最初以詹为瞻,后来才造分化字瞻。“詹”也最早见于金文,但早于“瞻”,其字形由 “言” 和 “八”“厃” 等部分组成;“言” 表示与说话、言语有关;“八” 有分别之意,可能表示言语的分析、辨别等含义;“厃”(wēi) 有高的意思;整个字组合起来可能表示在高处发表言论、大声说话或有分辩、阐明高深言论等意思。还有一说该字是由“人”、变形的“穴”和“言”组成,其表达的意思造字本义:远古时代的哨兵站在所居住岩穴的山顶之上,远眺并发出预警的意思。至于哪种说法更符合当时的含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来,在“詹”的左边加了“目”,更加强了看的意思,与“詹”作了区分。其本义即从上往下或往前看、视的意思,强调有目标地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