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之战,李继隆与郭守文作为宋军的先锋负责清扫游弋在幽州城外的辽国散兵,他们先后击溃了好几支数千人规模的辽军骑兵。高粱河之败,宋军全线南撤,全军上下当时都处在慌不择路的溃散中,但这里面唯有李继隆所部阵容严整护送着随行的部分王公大臣及其家眷缓缓有序而退,辽军见此竟也不敢对其进行追击。
好了,李继隆的事先说到这里,后面还有他大把的出场时间,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李继隆这时候的故事。
值此两军将近二十万人马就要展开激烈厮杀且己方的布阵明显不合理的危急关头,眼见作为当今皇上的连襟站出来说话都不管用,李继隆觉得他应该站出来了。既然皇上的连襟说话不管用,那他这个当今皇上的大舅子说话应该管用了吧?
李继隆对身边的衮衮诸公说道:“打仗最重要的是要随机应变,战场上哪有什么定势可言?我们现在必须要变阵,如果皇上今后要追究变阵的责任,那么就由我李继隆一人承担违命之责!”
果然,有了当朝国舅爷这一番话,崔翰等人立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两眼瞪得溜圆。好了,国舅爷都说他愿意独自承担变阵的责任,那我们还怕个啥?变阵!
于是,一声令下,八万宋军由八个方阵变为前后两阵,众将士随即都面露欣喜之色。这个事太好理解了,这就好像八个人打十个人,对方十个人是抱团冲锋,而这边却是八个人各自为战,这怎么能不让人心惊胆战?可如果是这边的八个人也抱成一团,那这局面与之前相比可就是天壤之别。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北宋帝国兴亡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