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来收拾烧香,虔诚叩齿,念着弥陀。”
“抬头看见佛,莲九品,秇三乘,慈航共法云,愿见叆园释世尊;
低头看见心,受五戒,度大千,生生万法中,愿悟顽空与色空。”
“各位施主来啊,老的、小的、长的、矮的、胖的、瘦的,
一个个敲木鱼,击金磬,挨挨挤挤,
两卷《法华经》,一策《梁王忏》;
各位施主不来啊,新的、旧的、生的、熟的、村的、俏的,
一个个合着掌,闭着眼,静悄悄,在入定蒲团上,牢牢关着月下门。”
“任凭那莺啼鸟语随意争斗,不上我方便慈悲的大法乘。”
“因此,也不会伏虎,也不会降龙;
也不认得妖怪,也不认得妖精。”
“老爷您要是惹起那妖魔啊,我们一百来个和尚只够他吃一顿饱饭,
一则让我们众生堕落轮回,
二则毁掉了这禅林古迹,
三则如来法会上,全没半点儿光辉。”
“这就是好些不便之处。”
行者听众和尚说出这一番话,他便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高声叫道:
“你们这些和尚好呆啊!只晓得那妖精,就不晓得我老孙的本事吗?”
众僧轻轻回答道:
“实在不晓得。”
行者说道:
“我今天简略说说,你们听着:
我也曾花果山伏虎降龙,
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
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两三颗;
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呼了六七锺。
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
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说甚么大精小怪,那怕他惫懒脓!
一赶赶上去,跑的跑,颤的颤,躲的躲,慌的慌;
一捉捉将来,锉的锉,烧的烧,磨的磨,舂的舂。
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众和尚,我拿这妖精与你看看,你才认得我老孙!”
~~~~
我也曾在花果山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宫。”
“饿时把老君的丹,稍稍咬了两三颗;
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喝了六七钟。”
“睁着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色暗淡,月色朦胧;
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说什么大精小怪,哪怕他惫懒膭脓!”
“一赶赶上去,跑的跑,颤的颤,躲的躲,慌的慌;
一捉捉将来,锉的锉,烧的烧,磨的磨,舂的舂。”
“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众和尚,我拿这妖精给你们看看,你们才认得我老孙!”
众僧听着,暗暗点头道:
“这和尚说大话,想必是有些来历。”
都一个个连连应诺,只有那喇嘛僧说:
“且慢!你老师父病重,你拿这妖精不要紧。”
“俗话说,公子赴宴,不醉便饱;
壮士临阵,不死即伤。”
“你们两下争斗的时候,倘若连累你师父,不太稳妥方便。”
行者说道:
“有道理!有道理!我先送凉水给师父喝了再来。”
拿起钵盂,装上凉水,转出香积厨,就到方丈,叫道:
“师父,喝凉水啦。”
三藏正感到烦渴的时候,便抬起头来,捧着水,只是一吸,真的是渴时一滴如甘露,药到真方病即除。
行者见长老精神渐渐清爽,眉目舒展,就问道:
“师父,可以吃些汤饭吗?”
三藏说道:
“这凉水就像灵丹一样,这病减轻了一半,有汤饭也能吃一些。”
行者连声高喊:
“我师父好了,要汤饭吃啦。”
让那些和尚急忙安排。
淘米,煮饭,扞面,烙饼,蒸馍馍,做粉汤,抬了四五桌。
唐僧只吃了半碗米汤,行者沙僧只用了一桌,其余的都是八戒一人吃了。
碗碟收拾下去,点起灯来,众僧各自散去。
三藏说道:
“我们如今住了几天了?”
行者说道:
“整整三天了。”
“明天傍晚,就就是四个白天。”
三藏说道:
“三天耽误了许多路程。”
行者说道:
“师父,也算不得耽误路程,明天再走吧。”
三藏说道:
“正是,就算带着几分病,也无可奈何。”
行者说道:
“既然明天要走,那就让我今晚把妖精捉住。”
三藏惊道:
“又捉什么妖精?”
行者说道:
“有个妖精在这寺里,等老孙替您捉一捉。”
唐僧说道:
“徒弟呀,我的病还没好,你怎么又起这个念头!”
“倘若那妖怪有神通,你拿不住他,岂不是又要害我?”
行者说道:
“您这是灭人威风!老孙到处降妖,您见我比谁弱?”
“只是不动手,动手就要赢。”
三藏扯住他说道:
“徒弟,常言说的好,遇到方便的时候行方便,能饶人的地方就饶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