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汉魏之际,鲜卑拓跋族的一支由部落酋长秃发匹孤率领,从塞北迁到了河西,历史上把这支鲜卑人称作河西鲜卑。到西晋建立以后,在晋朝泰始四年至于五年(268—269)间,河西、陇西地区连年大旱,当地民众深受其害,数十万人嗷嗷待救。秦州灾区胡汉混杂,尤以河西鲜卑人数最为众多。
晋武帝司马炎担心势力不断增强的河西鲜卑不易驾驭,特地从雍、凉、梁三州中分出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和阴平六郡,组成秦州,把在西部颇有能名的胡烈委任为秦州刺史,以达到镇抚目的。
而河西鲜卑的反叛是因受到统治者歧视引起的。在灭亡蜀汉的战斗中,凉州兵立有大功。战后论功行赏,五千鲜卑健儿没有得到公平的赏赐,遂在其首领秃发树机能的带领下,掠夺侵扰边塞,所过之地几乎十室九空。
胡烈莅任秦州刺史,胡烈到任后,采取高压手段处理问题,先屯兵于高平川(今宁夏固原市清水河流域),后又派兵进占麦田一带(今甘肃、宁夏两省区的靖远、中卫两县市交界地区)的“河西鲜卑”聚居地。结果,不仅失羌戎之和,更加剧了灾区难民的痛苦。
在胡烈的暴政之下,秃发树机能于泰始六年(270年)发起反抗。
胡烈当然督兵前往讨伐,与树机能对垒争锋。树机能确是乖巧,先是用老弱残众,出来诱敌,略经交战,马上遁去。
胡烈三战三胜,便藐视树机能。树机能于是自来挑战,待胡烈出营,即麾众倒退,胡烈追赶一程,树机能则退走一程,至胡烈欲收军回来,他又拨转马头,作进逼状。好几次相持不舍,激得胡烈怒性兴起,向前直追,约行数十里,看见前面都是乱山深箐,险恶得很,树机能的部下,全部向山谷中跑入,杳无人影。
胡烈未免惶恐疑惑,且未知此处地名,只好勒兵不进,谁知山冈上一声胡哨,竟张起一面叛旗,旗下立着一个番酋,戟手南指,口中呶呶不休,大约是辱骂晋军。无非就是诱敌。
胡烈又忍耐不住,于是策马当先,驰入山中。霎时间叛胡四起,把晋军截作数段,胡烈冲突不出,身受数创,创重身亡,部下军士,大半陷没,逃归的不过数人。这地方叫作万斛堆,山上立着的番酋,就是秃发树机能。树机能既诱杀胡烈,胡烈死后,树机能军队士气大振,率部一举攻下高平,势益猖獗,西陲大震。
扶风王司马亮,方都督雍凉军事,于是急忙派遣将军刘旗前往援救。刘旗听闻胡烈败没,不敢进击,但在中道逗留观望。
那寇警日甚一日,连洛阳都城中亦屡有急报,上下震惊。晋武帝于是传诏责司马亮,贬司马亮为车骑将军,并饬令司马亮执拿押送刘旗,处以死刑。
司马亮复称节度无方,咎在臣亮,乞免刘旗死罪。晋武帝司马更下诏道:“若罪不在旗,当有他属。”因而将司马亮免官召归,另简尚书石鉴为安西将军,都督秦州军事,出发讨伐树机能。更命前河南尹杜预为秦州刺史,兼轻车将军。
杜预与石鉴曾经发生过矛盾,石鉴欲借此机会陷害杜预,遂令杜预孤军出战,不得延期。杜预知石鉴是有意为难,于是回书辩驳,大致说是“草盛马肥的六月根本不适合同鲜卑人作战,另外政府军队的兵源给养问题也必须集中力量预先解决,所以交战的时间只能定在第二年的春天。”等语。
石鉴得书大怒,即弹劾杜预张皇寇势,挠阻士心。有诏遣御史至秦州,囚杜预入都,械付廷尉。亏得杜预为皇室司马懿之亲眷,他妻子是高陆公主(乃是司马懿女儿),不过在西晋建立之前就去世了,晋武帝登基以后被妻子追封为公主。他在宫中有人脉关系,内线一通,便有人出来解免,想来总不外是杨后等人。援照议亲减罪故例,准他图功自赎。杜预才得出狱,还归私宅。
那石鉴一再发兵,全部被树机能击退,日久无功。忮忌如是,怎能有成?到了泰始七年,树机能且与北地叛胡,互相连结,进围金城。
泰始七年(271年)四月,凉州的北地胡人起兵,与秃发树机能合谋袭击金城郡(今甘肃兰州西),将凉州刺史牵弘诱至青山击杀。秃发树机能后又杀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今甘肃山丹南)。
从前高平公陈骞,曾言:“胡烈、牵弘,有勇无谋,不堪重任。”晋武帝司马炎以为只是他忌讳之言,到了二将先后阵亡,方悔不用陈骞的建议,但已是来不及了的。
西方战事日趋紧张,晋武帝司马炎深感忧虑,于是晋武帝司马炎趁着秋狝时候,再简将帅,特任鲁公兼车骑将军贾充,都督秦凉二州军事。
这诏令一下,累得贾充日夜彷徨,不知所措。他本来就没什么韬略,只是徒靠着谄媚逢迎的伎俩,得列元勋,他就有两大功劳,第一着是当初与司马炎谋划弑杀魏主,第二就是当初司马昭在世的时候,贾充曾劝司马昭不要违反礼制而废长立少,立挺司马昭立长子司马炎为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