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再欲有言,刘璋竟不令多说,叫他出任广汉长,黄权只好去讫。又有从事王累,亦阻刘璋迎刘备,刘璋亦不听,遂使法正起行。
法正到了荆州,刘备和诸葛亮以下,很表欢迎,比初次还要优待。正即向刘备献策道:“如明公大才,何必局促居此?益州天府,刘牧庸愚,公若不取,必为操有;现宜从速进行。张别驾又为内应,何患不成?”
刘备踌躇道:“刘季玉与我同宗,我不忍夺取,还须从长计议。”季玉是刘璋的表字。
正谈话间,有文吏趋入,扬眉与语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愿将军勿疑。”刘备瞧着,乃是副军师庞统,便欠身邀坐。庞统就是庞士元,号为凤雏,籍出襄阳。
吴督周瑜,曾契重庞统之才,当夺取江陵时,曾推荐庞统为南郡太守;没多久周瑜殁,庞统为周瑜送丧至东吴,东吴人大多听说过庞统的名号,等到庞统准备回去的时候,一起送庞统到昌门,其中包括陆绩、顾劭、全琮等人,庞统知道他们的来意,于是告诉他们说:“陆绩可以说是一匹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劭可以说是一只驽牛能负重远行。”
庞统对全琮说:“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虽智不足,但也是一时的佳人。”
陆绩、顾劭对庞统说:“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评四海之内的名士。”于是东吴陆绩、顾劭、全琮等人与庞统深交而还。庞统仍令还守原职。
庞统返至南郡,适荆州借与刘备,由诸葛亮前来接取。诸葛亮与庞统本来熟识,且关亲谊,庞统为庞德公从子,庞德公曾娶诸葛亮姐姐为妻,故是亲谊。当即代作荐书,使庞统到来见刘备。
庞统复向鲁肃辞行,鲁肃正欲与刘备结好,许令前去。及刘备得见庞统,也与孙权一般思想,但使他为来阳县令,庞统到任后,高卧不治,被刘备下令免官。
可巧鲁肃使至,遗书通问。书中询及庞士元,谓士元非百里才,当使为治中别驾,方得展彼骥足等语。
刘备尚以为疑,及诸葛亮当面与刘备言语,详述庞统历来闻望,刘备始猛忆道:“彼就是司马德操所说的凤雏么?”
诸葛亮答言正是,且谓司马德操雅善知人,世因称他为水镜先生。刘备忙邀入庞统,亲自谢过,进为治中从事,嗣且拜为副军师中郎将,待遇与诸葛亮相同。
及法正愿献益州,刘备尚迟疑未决,因而即入帐怂恿,劝刘备速行。刘备尚拟从缓,庞统申说道:“荆州荒残,人物凋敝,且东有孙吴,北有曹操,如何得志?今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奈何不往?”
刘备半晌方说道:“我与曹操,常相水火,操以急,我以宽,操以暴,我以仁,操以谲,我以忠;今若贪利忘义,食言背信,不但操将笑我,天下亦且叛我,如何行得?”
非是忧虑曹操,实际是怕孙权。
庞统微笑道:“将军但知守经,未知达变;方今四海流离,不能拘守一道,汤武尝兼弱攻昧,不失为顺,若事机顺手,得取益州,封璋大国,亦不失为信义;今日不取,徒为人利,将军原是有损,刘璋岂真有益吗?”
刘备不禁心动,乃遣法正归报刘璋,约期相见。待正既去,复请诸葛亮决议,诸葛亮所说略如庞统所言,因留诸葛亮居守荆州,关羽张飞赵云三将为辅;自己带同庞统,及黄忠魏延诸将,令步卒数万人,西赴益州。
刘璋先得法正归报,已知刘备即日将至,便令地方官吏,沿途供张,不得有慢,至刘备既入境,官吏都出郊迎接,馈遗不绝。行抵巴郡,太守严颜,独拊膺叹息道:“这叫做独坐深山,引虎自卫呢!”
话虽如此,但既奉刘璋命,不得不照例供给。刘备得一路无阻,直接抵达涪城,刘璋亲率步骑三万余人,至涪城迎接刘备。黄权又复力阻,刘璋终不从。
王累且倒悬州门,俟刘璋出城,抗声强谏,刘璋仍置之不理,王累竟用刀割绳,跌毙城下。
刘璋使法正为先驱,奔驰前往报告刘备。法正已经与张松筹定密计,看见刘备后,便劝刘备乘会袭击刘璋,刘备摇首不答。
庞统进说道:“今若在会所执璋,一举便可得益州了。”
刘备蹙然道:“初入他国,恩信未着,仓卒欲行此事,莫谓益州无人,遂不用正谋。”
既而刘璋已到涪城,与刘备会面,叙及世系,应该兄弟相称,当下略迹言情,刘备极欢洽,今日合宴,明日会饮,差不多有数十天。
刘璋推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亦推刘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互相标榜,互相敬重,几比同胞兄弟,还要亲昵三分。
刘璋于是请刘备出发攻击张鲁,刘备毫不推辞,由刘璋厚加资给,握手送行。
刘备北至葭萌关,接到荆州报信,乃是孙夫人由吴迎去,刘备儿子刘禅本与偕行,幸由张飞和赵云,将刘禅截回云云;没多久又得孙权致书,说是曹操攻打吴濡须坞,兵锋甚盛,乞刘备还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