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之姿:在云南大地生根
1999 年,在彩云之南的红土高原上,一家日后在医药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 —— 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悄然诞生。彼时,它怀揣着对灯盏花这一民族药材的深度挖掘与开发梦想,踏上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
云南,素有 “植物王国” 的美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灯盏花,这朵生长在云南大山深处的小花,又名灯盏细辛,作为云南红河州的地理标志产物,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滇南本草》中早有记载:“灯盏细辛多用于跌打损伤,具有发表散寒、消炎止痛之功效 。” 然而,直到上个世纪末,现代科学研究才发现其提取物对脑中风、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认知障碍、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有着显着疗效,这一发现为灯盏花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
生物谷敏锐地捕捉到了灯盏花的巨大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在成立之初,便迅速在云南弥勒和昆明进行布局。在弥勒,生物谷建立起灯盏花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药材的质量。通过与当地农户合作,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确保灯盏花的品质稳定,为后续的药品生产提供优质原料。而在昆明,生物谷专注于灯盏花制剂的生产,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打造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开启了灯盏花全产业链发展的第一步。 从最初的探索与尝试,生物谷以坚定的决心和专业的态度,在灯盏花领域扎下了根,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云南的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
成长之路:新三板崭露头角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生物谷迎来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5 年 8 月,生物谷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 ,正式踏入资本市场的大门。这一举措为生物谷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在资金筹集、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获得了更多机遇 。借助新三板的平台,生物谷进一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运营管理,提升信息透明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仅仅一年后的 2016 年 6 月,生物谷凭借其出色的业绩表现、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顺利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创新层作为新三板中更为优质企业的聚集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生物谷能够脱颖而出,进入创新层,充分证明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发展优势。
在创新层的舞台上,生物谷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公司持续加大在灯盏花产业的研发投入,深入挖掘灯盏花的药用价值。多年来,生物谷在灯盏花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灯盏花相关专利 47 件,其中发明专利 42 件 ,实现了专利保护覆盖灯盏花系列产品生产全过程及全生命周期,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生物谷的灯盏花系列产品在市场上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其主导产品灯盏生脉胶囊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凭借显着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众多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中脱颖而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这两款产品不仅被列入 2020 版国家医保目录,还被收录于多个权威指南,如《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等,成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选择 。 此外,生物谷还积极拓展产品线,目前已拥有灯盏花系列产品 7 个,包括灯盏花滴丸、灯盏细辛软胶囊等全国独家品种,在灯盏花制剂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司还参与了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滴丸 3 个药品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灯盏花产业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 从新三板挂牌到进入创新层,生物谷在灯盏花产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保障,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后续的发展积蓄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
高光时刻:登陆北交所
2021 年 11 月 15 日,对于生物谷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生物谷作为首批上市公司之一,成功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股票代码依然为 ,成为了云南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这一跨越,不仅标志着生物谷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进阶,也为其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登陆北交所后,生物谷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市首日,生物谷虽累计涨幅 - 7.81%,收盘价 14.16 元,每股市盈率 29 倍,市值 18.15 亿元,但这并未影响其后续在市场中的活跃表现。在北交所的平台上,生物谷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其股票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显着增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