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绩方面,生物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 年,公司发布的年报成绩亮眼,实现营收 5.66 亿元,同比增长 25.46%;净利润 8331 万元,同比增长 11.17%;扣非净利润 4707 万元,同比增长 36.42%,实现了净利营收双增长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随着全国范围疫情防控趋于稳定,宏观经济及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为生物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公司自身积极的战略布局和运营策略调整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生物谷围绕其主打产品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滴丸等全国独家产品,在营销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内,公司建立扁平化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终端量化考核,提高了运营效率和销售团队的执行力;对外,抓住基药政策窗口期,引入有能力的合作商开发空白终端,积极拓展市场。2021 年,生物谷的销售布局重点向基层终端下沉,同时大力推进电商、零售等院外渠道建设,全年新开发终端超 4800 家。在营销的有力推动下,公司产品的普及率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灯盏生脉胶囊销售量增长 21.8%,灯盏细辛注射液销售量增长 40.2%,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在研发创新方面,生物谷在登陆北交所后也丝毫没有懈怠。2021 年,公司共申报发明专利 8 件,其中 PCT 专利 6 件,并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全年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5 件。公司持续与国内外顶级科研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深入研究灯盏花系列产品的药效物质基础、药理药代及临床研究,不断挖掘灯盏花的药用价值。同年,公司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进入了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基层医疗指南》,灯盏细辛注射液改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成果发表,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临床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
登陆北交所,是生物谷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高光时刻。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生物谷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为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为北交所的生物医药板块注入了新的活力 。
波折与挑战:资金占用风波
然而,就在生物谷在北交所的舞台上意气风发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21 - 2022 年期间,生物谷的控股股东深圳市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向第三方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委托第三方理财等方式,累计占用公司资金 3.56 亿元,日占用最高余额为 2.77 亿元 。这一行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败露源于 2021 年年报审计时,理财产品的受托管理机构未能及时向审计机构提供理财产品所涉及底层资产的相关资料及信息,审计机构拟就此事项对生物谷 2021 年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引发了北交所的关注和问询 。随着调查的深入,生物谷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违规行为逐渐浮出水面。
经查明,这些被占用的资金最终被用于金沙江偿还债务和产业投资。其中,委托银丰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理财的 2.65 亿元以及委托国深融资租赁 (云南) 有限公司理财的 1200 万元,均通过多家第三方转给了金沙江及其关联方 。更为严重的是,生物谷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不具备接受委托理财的资质,而且公司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续购买理财亦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这一系列违规行为给生物谷带来了沉重的代价。2022 年 7 月,北交所给予生物谷及相关责任主体纪律处分,对控股股东金沙江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艳和予以公开谴责,对生物谷及时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贺元进行通报批评 。这是北交所成立以来,首次对上市公司予以纪律处分,生物谷也因此成为北交所首家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领到了北交所成立以来首起行政处分罚单 。
资金占用事件对生物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公司运营角度来看,大量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正常生产经营。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这一危机,包括与控股股东沟通协商解决资金占用问题、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公司管理层的注意力,影响了公司业务的正常推进 。
在资本市场上,生物谷的股价也因此遭受重创。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股票价格一路暴跌。从资金占用事件曝光前的相对高位,一度下跌至较低水平,市值大幅缩水。许多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生物谷的市场形象和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