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争渡见大哥喜欢,脸上也露出笑意:“詹家老太爷听说大哥改良农事,推广新作物的事迹,特意命人从藏书楼中找出这些典籍,让我抄录带回。”
宋芫闻言,心中对詹家不免生出几分好感。
看来詹家也不全是詹清越那样的老狐狸嘛,至少这位老太爷就挺通情达理的。
在家歇过一天,翌日,宋争渡去了趟惠王府,拜见过沉先生,便回县学复课去了。
距离乡试只剩不到一个月,时间紧迫,不容耽误。
宋芫从魏陶儿那得知,今年高若望也要参加乡试,正好与宋争渡同行。
两人相互切磋,倒也能有个照应。
转眼到了七月底,两人启程前往广安府参加乡试。
临行前,宋芫收拾好行囊,递给宋争渡:“放平心态,尽力就好。以你的才学,中举不是难事。”
宋争渡认真道:“大哥放心,我定不负所望。”
那边,魏陶儿也在叮嘱高若望:“路上小心些,别贪凉吃坏了肚子。包袱里我放了药丸,若是不舒服就吃一颗。还有,考试那几日记得多穿件衣裳,号舍里阴冷......”
高若望无奈地握住他的手:“知道了,你都念叨三遍了。”
魏陶儿白了他一眼:“嫌我啰嗦?那我闭嘴好了。”
高若望微笑:“不嫌不嫌,你多说几遍我才记得住。”
宋芫一旁路过,听了这话,忍不住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
这两人,腻歪起来真是没眼看。
送走宋争渡和高若望后,宋芫转身投入到繁忙的秋收中。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要好,尤其是土豆和红薯,亩产再创新高。
宋芫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心中既满足又忧虑。
满足的是,有了这些粮食,至少能保证云山县及周边百姓不会挨饿。
忧虑的是,随着战事持续,粮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难保不会有人打这些粮食的主意。
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秋收过后,宋芫召集各田庄管事开会,商议粮食储存和分配事宜。
“今年收成好,除了留足口粮和种子,剩下的粮食分成三部分。”宋芫指着舆图说道,“一部分存在城西粮仓,一部分运往南阳府,还有一部分分散藏在各处的秘密粮窖。”
管事们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问道:“宋东家,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
宋芫看了他一眼:“未雨绸缪罢了。如今战事未平,粮食就是命根子,多留几条后路总没错。”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会议结束后,宋芫单独留下了魏陶儿。
“有件事要交给你去办。”宋芫神色严肃,“你带几个可靠的人,在庄子附近再挖几个隐蔽的粮窖,位置越隐秘越好。”
魏陶儿心领神会:“东家放心,我一定办妥。”
宋芫拍拍他的肩膀:“记住,这事除了你我,不要让第三个人知道具体位置。”
魏陶儿郑重点头。
喜欢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