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比较多工序就是鲜蛋装蓝和熟蛋封装工序,姬羽初步设想这两个工序各放4名操作工,一班实际工作6小时,每人每小时大概处理240只鸡蛋,这个工作量应该还算轻松,可以作为标准工作量。当中的几个程序每班放两个操作工即可,最后包装储存每个班2名操作工,这样算来,一个生产班组需要操作工12名,两班24名,外加两个班长,两个腌料配制工,两个锅炉工,两个炊事员,一个保管员兼统计员,一个发货员兼财务,一个办公室勤务,两个采购员,两个送货员,不算姬羽和左玉洁,全厂至少需要37人,考虑工人请假替补,还要加4人,含姬羽和左玉洁、韩大妈,全厂编制45人。
现在工厂已经落实的人有14人,还有31个缺口,姬羽建议给每个知青工人两个招工名额,要知青保证他们推荐的人必须身体健康,思想端正,岁数在30岁以下,有一个月的试用期,如果他们推荐的人试用不合格,随时除名,推荐者工资降一级。左玉洁听得直咂舌。
按姬羽的工人配备、辅助原料和能源消耗,一只麻酱蛋,全部生产成本为一角钱,销售成本再加1分钱,售价1角7分,一只麻酱蛋有6分钱的账面利润,减去缴税和股份分成,姬羽能拿到手的在4到5分钱之间,就算4分钱,一天生产销售1万只麻酱蛋,能净收纯利400元,一年能有12万元的收入,算上贷款利息,得十年才能收回投入。
看到这个合核算结果,左玉洁的心情比前些日子略好些,但还是高兴不起来,不是为她自己和母亲,工厂只要开工,她娘俩的工资就有保障,她是为姬羽发愁,姬羽得铆劲干十年,才能开始挣到钱,前十年都得给银行打工,十年啊,要背那么重的债务,心里的压力该多大?想想就头皮发麻。
姬羽心情却很轻松,他原本也没想在麻酱蛋生意上发大财,做麻酱蛋生意主要还是给左玉洁母女和许琳表姐一家有个挣钱的来路。
现在一看,最保守的算法,还有利润,十年以后,他才开始赚钱?表面看好像是这么个理,实际上,十年以后他可不是每年能赚10万元利润,他可是还赚了一个价值过百万的食品加工厂和厂外60亩土地,他相信,这些固定资产肯定会逐年增值,绝不会贬值。再说日产1万只麻酱蛋只是最初阶段试生产的量,食品厂肯定要扩产,要发展,一旦工艺优化成熟,市场扩大,产能势必要成数倍甚至十数倍扩大,三五年成为产值过千万,利润上百万的企业,并不是臆想。
左玉洁按姬羽的要求去找大哥帮着联系施工队,姬羽则在收拾好的办公室埋头搞设计。麻酱蛋加工设备,都比较粗狂简单,到下午下班,他已经完成了三个较大设备的总装草图和零部件草图。
晚上回家吃饭时大妈说:“小羽,屋后的水缸和那些麻酱蛋都运到厂子里了,运东西时东厢房曹姐听说你在幼儿园开办了食品加工厂,我在你的厂里做工,她就托我跟你说,她也想去你的厂打工,你看行不行?”
姬羽眉头皱了起来:“大妈,您到我们厂做事,是我将您当成了亲戚,我来这儿一个多月时间,您和玉洁姐把我当成自己家人,关心照顾,所以我放心把食品厂交给玉洁姐管理,也给您安排了比较轻松的工作,我今天跟玉洁姐说过,厂子里以后招工主要就是返城知青和本厂职工家属,岁数不能超过30岁,不信您问玉洁姐,我是不是这样规定的?”
左玉洁忙说:“姬羽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下午下班时,给职工开会也是这么跟大家公布的,曹大妈比您还大10岁,快60岁的人了,甭管腿脚多么利索,去厂里上班也不合适,我和姬羽不能在职工面前说话不算话,妈,您没答应人家吧?这事儿真不行,以后厂里的事,您可别随便跟别人说,别让我和姬羽难做。”
韩大妈尴尬的笑道:“我,我也没一口答应,只是说街坊里道的,能照顾就照顾些,答应她问问小羽,既然不合适,明早我就回了她。”
崔云燕问道:“咱食品厂什么时候能正常生产麻酱蛋啊?这两天,天天都有到报刊亭打听麻酱蛋的,回头客挺多。”
姬羽道:“明天能再出500斤,只供你一个摊位,你要是忙不过来,可以找个帮手,怎么提成你说了算,食品厂只跟你结算,给你1毛6一只,你多卖的钱全归你。玉洁姐,明天让卢明山再去买60个水缸、10个大盆,再买几十条围裙、水靴、套袖,我带王耀辉去鸡场进鸡蛋、香油渣。这段时间先用现有的条件手工加工着麻酱蛋,七天后要保证云燕的报刊亭麻酱蛋不断货,要是有余量,再往其它摊位铺货,铺货的事,云燕负责。”
玉洁、云燕都点头答应。
这时,屋子外传进来成年女人和少女嘤嘤的哭声,姬羽有些诧异,云燕问:“听声音是甄姐和曲怡,曲怡很乖,不应该是娘俩生气拌嘴,没听到曲强的声音,这肯定是家里遇到啥难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