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铅灰色的云层间裂开几道缝隙,金色阳光如蜜般流淌在教学楼红瓦与梧桐树梢。九月歪在宿舍床上翻手机,屏幕冷光映得她眼神发怔,直到瞥见班级群里闪过的选修课讨论,突然翻身坐起——那些藏在西校区大教室的周末课堂,此刻像蒙着薄纱的谜题般诱人。
她对着镜子扎高马尾时,橡皮筋在指尖绕了两圈又松开,最终换成利落的低丸子头。帆布鞋踏过露水未干的石板路,惊起几只白鸽扑棱棱掠过紫藤架。沿途遇到的零星学生都抱着书本行色匆匆,反倒衬得她这个“闯入者”愈发显眼。攥着还未凉透的豆浆杯,她小跑着拐进主教学楼,鞋跟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
推开阶梯教室的雕花木门时,油墨混着粉笔灰的气息扑面而来。前排已坐了三五个学生,有人低头默背单词,有人调试平板支架。九月挑了第三排正中的位置,金属椅腿刮擦地面发出细微声响。她取出淡蓝色笔记本,扉页上去年的书签还夹在“大学生活规划”那页,此刻却要用来记录陌生的课程。
陆续进场的学生让教室热闹起来。几个女生抱着酸奶嘻嘻哈哈找座位,后排男生正争论着游戏攻略,笑声在穹顶下回荡。九月注意到大多数是大二学生,有人穿着宽松卫衣,有人踩着拖鞋,显然把选修课当成了补觉的好时机。
上课铃骤然响起,混着远处操场的口号声。戴着金丝眼镜的女老师抱着教案款步上台,珍珠耳钉在阳光下轻轻晃动。她将教案在讲台上叩了叩,粉笔灰簌簌落在教案封皮的心理学图示上:“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社会心理学的课程——”尾音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却莫名让交头接耳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九月下意识坐直身体,笔尖悬在纸面,突然期待起这场意料之外的课堂奇遇。
投影仪蓝光在幕布上晕开,伴随着“叮”的翻页声,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正式拉开帷幕。老师指尖轻点激光笔,粉色箭头划过课件上的思维导图,另一只手握着白色粉笔,随时准备在黑板空白处批注重点。她时而指着屏幕上办公室茶水间的情景剧照,讲解人际关系博弈;时而调出街头实验的短视频,当画面里路人滑稽的反应引得全班哄笑时,她便笑着按下暂停键,转身在黑板写下“情境影响力”几个大字,粉笔灰扑簌簌落在袖口。
九月挺直脊背,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案例分析。笔记本摊开在膝头,左边是课件上重点截图,右边留着空白准备补充板书。当课件弹出“群体决策中的责任分散效应”案例时,她咬着自动铅笔的橡皮头,盯着案例里公交车上无人施救的模拟场景,眉头拧成浅浅的川字。直到老师按下遥控器,用红色荧光笔圈出“旁观者效应”,又转身在黑板画出责任分配曲线图,她才突然舒展眉眼,笔尖“唰”地在本子上补全结论,嘴角漾开恍然大悟的笑意。
坐在她身旁的马尾女孩把平板电脑架成45度角,一边录屏一边飞速打字。当老师讲到“破窗理论”时,女孩突然兴奋地戳了戳九月的胳膊,两人盯着课件上那扇布满涂鸦的窗户,同时捂住嘴憋笑。课间铃声响起时,九月合上笔记本,主动向身边的女孩搭话:“同学,你觉得这门课怎么样?”
女孩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摘下蓝牙耳机兴奋地说道:“超有意思的!我选这门课就是听说老师讲得特别好。而且,”她凑近九月,压低声音,手指悄悄指向讲台,“这老师前两周上课都没点过名,好多人都逃课呢。”
九月眨了眨眼睛,指尖在笔记本封面上轻轻敲出节奏,嘴角勾起一抹调皮的笑意:“没准她今天就点名呢!”说着,还故意挑了挑眉毛,眼睛弯成月牙。
女孩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轻轻推了推九月的肩膀:“可别乌鸦嘴啊!”两人笑作一团时,后排男生突然喊了声“老师来了”,九月慌忙抓起笔,却发现老师只是来取落在讲台上的激光笔,她和女孩对视一眼,又忍不住捂住嘴偷笑起来。
第一节课结束了前五分钟,老师扶了扶眼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同学们,这节课内容比较重要,待会课程下课前十分钟我要点名,大家做好准备哦。”九月心中一惊,和旁边女孩对视一眼,两人都露出了无奈又好笑的表情。九月在心里默默吐槽自己的乌鸦嘴,怎么说什么来什么。
第二节上课铃响起时,九月正低头整理上节课的笔记,突然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吸引。她抬起头,发现原本还零星空着几排的后排,此刻已坐满了人。迟到的学生们喘着粗气,有的手里还攥着没喝完的豆浆,匆匆找空位坐下;几个男生互相推搡着,嬉笑着抢占靠窗的位置;还有女生抱着书本,红着脸小声询问旁边同学是否有人。
九月看着这突然热闹起来的场景,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她注意到前排有个女生正偷偷发消息,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时不时还紧张地抬头张望,八成就是通风报信的“小喇叭”。那些原本在宿舍睡懒觉、在操场闲逛的同学,肯定是收到消息后,顾不上整理仪容就飞奔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