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零食行业上游包括食物原料(坚果、果蔬等)、辅料、食品添加剂及包材等。由于农产品价格易受自然条件、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而波动,其对下游休闲零食企业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中游主要为各类休闲零食加工制造商,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代工生产(OEM)与自产(ODM)两种,主要产品涵盖烘焙食品、坚果炒货、卤制品等;下游则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与线下(商超、便利店等)渠道触达终端消费者。
家用电器
我国家电行业制造力全球领先,已形成完整自主的产业链。一般而言,家电可分为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厨房电器与小家电。
白电指可以减轻人们劳动强度、改善生活环境的家电,这些家电一般体积较大,不需要外部信号接入。出于收缩视角、减少能量散失、工艺成本较低的考虑,多采用白色涂装。
黑电指可以为人们提供视听娱乐,丰富人们精神需求的家电,需要外部信号接入。黑色边框设计与面板颜色相协调,有利于散热,同时,音响、影碟机等配套设备为了与电视搭配也采用了黑色外观设计。
厨电是装修时需要安装的体积较大的厨房电器,包括燃气灶、油烟机、消毒柜、集成灶等。
小家电是除了以上三种外的家电,体积、功率较小,适应更多细分生活场景而衍生出众多品类,并作为改善型家电提升生活质量。
家具家居
万亿家具市场,细分领域多样,具体可按材质、风格、使用场景、成品定制等方式分类。其中,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均属于按材质分类下的木家具领域,同时又都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成品或定制的生产。二者在由消费者选购时因各有所长,属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美容护理
美容护理行业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生产商、中游品牌商、医疗机构以及下游终端用户组成。从产品类别来看,具体可分为个护用品、化妆品和医疗美容。
化妆品市场上游主要为内容物原料生产商和包装材料生产商,生产方式包括品牌商自产和代工生产;医疗美容市场上游则为药械生产商,主要包括药品、器械以及光电仪器生产。
中游品牌商和医疗机构为产业链核心环节,议价能力较强,发挥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细分市场看,化妆品市场中游品牌商掌握产业定价权,现阶段中游品牌商主要由国际品牌主导,国货品牌需要在竞争中实现突围;医疗美容市场中游则为公立和民营的医美服务机构。产业链下游为终端客户,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实现销售。
2008 年以来消费板块整体超额收益长期向上,大级别行情往往出现在震荡市或者慢牛中。2008 年-2021 年,消费板块年化收益率为 8%,超额收益整体向上。
消费板块整体 共有四次年度级别的行情,分别在 2009 年 7 月-2010 年 11 月、2013 年 2 月-2014 年 3 月、2015 年 1 月-2018 年 6 月、2018 年 10 月-2021 年 2 月。
大消费板块在金融危机后显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电等行业的 ROE 基本能达到15%-20%,消费板块业绩优势明显,超额收益走强。
2019-2020 年由于有疫情的扰动,经济数据波动还是很大的。2019 年宏观经济 小幅下行,整体比较平淡。2020 年在疫情的冲击下经济先大幅衰退后快速复苏。
2010 年至今,消费板块的绝对收益一共出现过四次30%以上的大幅回撤,除了 2021 年 2 月-2022 年 4 月之外,都出现在股市技术性熊市阶段。
消费的大级别行情往往出现在震荡市或慢牛中
从 2021 年 2 月-2022 年 4 月,消费板块的绝对收益最大跌幅已经达到32%,回撤幅度达到历史较高水平。
消费板块历史上绝对收益回撤幅度超过 30%的时间,发生在 2010 年 Q4-2012 年、2015 年下半 年、2018 年下半年和 2021 年 2 月-2022 年 4 月。
前三次大幅回撤均发生在大盘也处于 技术性熊市阶段,跌幅分别达到 39%、50%和 31%。而第四次回撤从 2021 年牛市中后期开始。
横向视角与其他板块表现比较,消费板块在经济回升期表现最佳。 从政策底到信用底,金融板块的胜率高于其他板块,达到 75%,消费板块胜率仅为 25%。
从信用底到经济底,成长板块受益于流动性的走高而表现强劲,胜率达到100%, 超额收益也远高于其他板块。消费板块的胜率也达到100%,超额收益开始上行,但这一 阶段超额收益略小于成长板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