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医药生物行业号称永远朝阳的行业,同时也是A股投资研究难度较大的行业,涉及的几大子行业专业知识度很高;前15年我国医药主要以仿制药为主,现在医药越来越多的开始向科技靠近。医药在市场上曾经一度被认为只与人口和疾病图谱相关;经过复盘发现,医药行业其实主要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更大。近几年开始的国家医药集采,把很多公司甚至整个医药板块的估值都打到了冰点直到现在;和2012年到2014年的白酒板块有点类似,认为这个行业没有机会了。但是认真想想,集采真的就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可以把整个板块都一网打尽吗?特别是优秀的医药公司开始向科技属性靠近,研发的钱从哪里来?
目前医药主线主要在以下几个赛道:创新药,医疗研发服务,连锁医院,中药,医疗器械。
3,农林牧渔这个行业是A股市场比较没有存在感的行业之一。大机构都没怎么过多的关注,主要是行业内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性有待考证,同时行业的周期性也挺大。农业历来都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像种子就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很多行业也是农林牧渔的的下游产业链。
这个行业值得追踪的重点子行业有三个:种子,生猪养殖和宠物食品。
4,家用电器是地产的下游产业链,前20年中国地产行业蓬勃发展,这个行业也产生了很多大牛股,典型的就是格力电器。家电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2大寡头垄断,格力和美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行业也有很多细分产业发展起来,和白酒行业有点类似,一旦白酒板块起来,总会有几只小食品公司会有机会;家用电器行业也一样,当行业内龙头公司表现较好时,小市值公司也会有比较优异的表现。
5,商贸零售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目前就是中国中免一家公司撑着。超市和零售被电商不断的进行降维打击,电商好像无所不能,连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生鲜这一品类都被电商厮杀围剿着。自然景区拥有不可复制的资源,但是国人好像更加热衷于海外游,大部分消费都流向了国外。这大概也是中国中免一家公司被市场给予厚望,即使在3年疫情中估值都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吧。
6,美容护理行业是2020年申万才新划分出来的一级行业。也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同胞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医疗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主要关注国产品牌化妆品的崛起和医美耗材的更多应用范围。
7,轻工制造和纺织服饰行业的细分三级子行业有很多,对于这两个行业,值得关注的点不多,A股市场喜欢的概念热点也很少和这两个行业沾边。主要关注运动服装和定制成品家居这两个子行业。
今天会重点聊聊大消费里面的重点方向食品、家电家具、医美等方向,因为大消费涉及太多板块,不可能一一去看,只能重点解读。
大消费板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通常包含了多个不同的行业和细分领域。按照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和休闲服务等的分类方式,可以对大消费板块进行如下分类。
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是大消费板块里的重要行业,主要可分为白酒、啤酒、乳制品、调味品、休闲零食等细分领域。
食品饮料是大消费产业链中最基础的领域之一。包括各种食品、饮料的生产和销售,如粮油、肉类、乳制品、糖果、饮料等。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这个领域的产品也在不断升级和创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白酒的生产流程主要为“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酒品质量及香型主要受到上游粮食、酒曲、水源、酿酒工艺等影响。白酒产品天然毛利率较高,上游原材料价格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小。我国白酒行业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白酒生产企业利润主要取决于需求端变动,在需求增速日趋放缓的背景下,次高端白酒主要博弈点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啤酒作为大众消费品,啤酒产品呈现快速消费品逻辑,对产品销售渠道和推广营销依赖性强。啤酒制造厂商上游主要是酿酒原材料以及产品的包材。啤酒品牌商需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及增加产品曝光度来保持市场占有率以及进一步渗透市场,并且后续高端化发展路线离不开终端渠道的支持。
乳制品上游企业主要为奶牛牧场以及包材制造厂商,目前我国奶牛牧场仍然高度零散化。乳制品加工企业率先完成整合,提高头部集中度,占据整个垂直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下游销售终端主要以线上和商超为主,就传统液体乳产品而言,中游企业有明显的品牌效应,向下游价格传导顺畅,且下游渠道增加值相对较小。
调味品是传统的必选消费品行业,由于其日用属性,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调味品企业利润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以酱油企业为例,上游主要为粮食原材料,主要包含大豆、白砂糖等农产品,以及玻璃瓶、PET塑料瓶及瓦楞纸等包材。调味品下游主要的消费市场分为餐饮市场、家庭烹饪及食品加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