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就是新的消费方式的升级。经过1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消费正在向第三次升级迈进,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已向房地产、汽车和医疗保健“新三大件”转移,同时在这第三次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旅游、高端白酒、乳品、葡萄酒、平板彩电等子行业龙头及以5G、互联网有线电视为代表的新一代通讯产品,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创新性消费概念股,使人们的消费形式多样化。
大消费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对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总体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消费规模上,还体现在消费品质、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多个方面。
我国消费占GDP比例偏低且下滑,拉动经济增长需重视消费。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安排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下调房贷利率、发放消费券、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等。
-市场表现与企业业绩:居民消费者信心、个税收入、住户存款和贷款等数据反映消费意愿待释放。主流消费品三季报显示,多数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不佳,股价有不同程度下跌。海外消费公司季报显示亚太地区普遍下滑。
投资策略:政策密集落地激活内需,消费在经济增长中作用重要,投资拉动效应减弱。回顾2008 - 2009年和2014 - 2015年牛市,消费板块表现与政策相关,先涨估值后涨业绩或呈现补涨行情。当前应关注政策落地对内需的激活作用,把握情绪面波动,同时关注ETF发展带来的增量资金,其规模有望扩大,影响市场板块轮动。
大消费板块包含家电、食品饮料、旅游、医药、影视、汽车、酒店等行业,受宏观环境和经济周期影响较大。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已进入生产过剩的时代,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最为重要的手段。2018年以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连续第五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大消费是资本市场永不过时、牛股频出的投资方向,为投资者带来显着而高确定性投资回报。综合来看,强大的品牌力、产品力及由此带来的市场份额、定价能力、盈利能力、规模及管理优势、增长前景等是成为消费“大白马”公司的核心因素,只不过大消费牛股基本出现在2020年前后几年,那几年机构团队都喜欢拥抱大白马,各种茅股层出不穷,贵州茅台就是典型案例。
米云虽然没有具体持有大消费股票,或者说没有长期持有某只消费个股,但酒ETF和食品饮料LOF基金持仓的时间也不短,也就持仓七八年的历史,不管是情怀持仓还是别的,从买食品饮料B基金开始,米云买了不下十几个B基金,到现在还有持仓的就只剩食品饮料B基金的前身母基金食品LOF基金了,虽然现在持仓还亏十个点以上,但过去毕竟赚过30倍的利润,可以忽略这个亏损,酒ETF也是今年年中才清理掉的,唯一一次现金分红,米云享受到了,推荐的亲戚也享受到了,虽然米云在酒ETF上没有赚到大钱,但能保本小赚出局已经知足了,毕竟白马股跌了好几年,米云也是没有办法才忍痛割爱,未来资本雄厚了,未必不会再介入。
大消费涵盖了多个领域,炒作空间比较广泛,只不过近两年因为消费降级,消费能力没有起来,市场上也就没有体现出消费方面的牛股,未来的事不好说,经济好转,消费能力起来了,大消费的牛股未必不会再次冒出来,如果真正去细分,还是有很大的选择机会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零售消费:包括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零售业态的销售。
2. 餐饮消费:各类餐馆、快餐店、饮品店等提供的餐饮服务。
3. 旅游消费:国内外旅游、度假、休闲等旅游服务。
4. 文化娱乐消费:电影、音乐、游戏、体育等娱乐服务。
5. 家居消费:家具、家电、电子设备等家居装饰等。
6. 汽车消费:购车、保养、配件等汽车相关服务。
7、农业消费:农药、种子、化肥、养殖等。
大消费行业曾经有一句话概括:喝酒吃药吹空调。这九大行业中,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家用电器是前二十年的王者赛道,很多公司都是几十倍几百倍的涨幅,也是产生十倍百倍股最多的行业。这三个行业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来重点分析。投资其实和下围棋很类似,都是需要不断的复盘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按照申万的行业分类,大消费行业主要包括九大行业: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家用电器,商贸零售,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美容护理和纺织服饰。按照最新的申万一级行业市值统计,这九大行业的最新总市值如下:
1,食品饮料有很多子行业,最大的细分行业就是白酒;对于白酒,可以说是食品饮料乃至整个大消费板块永远的神,白酒行业总市值一度超过4万亿,而贵州茅台一家就近2万亿。但是在2012年到2014年行业低谷期,市场直接将高端白酒和腐败挂钩,认为这个行业不会有机会了,那段时间,茅台的市值也曾跌到8倍左右。研究消费板块必须重视白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