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这个板块的PB估值相对于PE来说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最近两年火电亏损很严重,板块整体盈利低,并且火电公司大多是央企和国企,这就使得央企和国企的市盈率超过民营企业了。咱们能看到,现在新能源建设在加速,央企和国企作为建设的主要力量,很可能会有一轮新的装机增长。另外,过去两年煤炭价格很高、来水相对较少,这也让板块的盈利处于底部。这个板块有望在盈利上从底部反转,成长体系也会重塑。
水电板块的估值比较稳定;火电板块受燃料成本周期性波动影响,市盈率波动幅度大;绿电板块估值有跌涨跌的情况,三峡能源和龙源电力这两大龙头上市让板块估值提升了一轮,但之后硅料成本、储能成本对绿电成本性产生压制,估值快速回落;核电板块在2016 - 2018年核准停滞了三年,估值慢慢回落到历史低位。从市盈率(PE)来看,水电、火电、绿电、核电的估值分别处在36.3%、87.8%、11.6%、2.3%分位,市净率(PB)估值分别处在39.3%、15.9%、11.3%、1.4%,各板块都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板块虽然处于低估值的情况,不过水电、核电、绿电盈利又稳又好,火电的现金流创造能力也很优秀,能靠能源基建再投资来推动成长。水电和核电盈利比较稳定,绿电的利润增长得快。2016 - 2021年的时候,水电、核电、绿电归母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是4.5%、8.4%、15.1%。水电板块增速慢,盈利会被来水波动影响,但从长远看盈利是稳定上升的;核电板块利润的增速变慢了一些,不过盈利比较稳定,受外界影响小;绿电板块一直是高增长的状态;火电板块因为燃料成本周期性波动,利润波动大,2021年亏得比较多,这也是它估值低的主要原因。
水电、核电和绿电的净利率挺高的,资产盈利的质量也高。在2021年的时候,水电、核电、绿电板块的净利率各自是32.8%、20.8%、17.9%,ROE分别为10.9%、11.1%、8.7%,资产盈利的质量很不错。
电力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折旧,所以各个板块现金流创造能力都很优秀,并且靠着这个来维持高分红和资本支出。水电、火电、核电都具备再投资的能力,火电向绿色能源转型、水电与风光(太阳能、风能)一体化为传统能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呢,水电有稀缺的优质资产,分红也高,所以能维持现在比较高的估值。火电要是转型去做储能调峰,它有充足的现金流来支持新能源投资转型,这样就会从弹性低的周期股变成业绩增长的成长股,估值很可能重新塑造。核电盈利高、现金流也多,审批重新开始之后发展空间就打开了,现在低估值的情况有望得到改善。绿电板块之前因为硅料价格和配储成本的影响,成长性变弱了,等这两个压制的因素得到缓解,成长性恢复之后,估值有望再次提高。
电力央国企的资产证券化速度在加快,它们成立专门的上市平台来满足市场需求。最近三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这两网,还有大型发电集团都跟着市场需求走,成立了新能源、储能之类的专门电力公司。南方电网下面的南网能源和南网储能,分别在2021年和2022年上市了,一个承担综合能源业务,另一个承担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业务。三峡集团和国家能源集团分别让绿电方面的龙头企业三峡能源和龙源电力在A股上市,这都表明电力央国企的资产证券化在加速推进。
央国企集团有大量存量资产,进行资产重组和证券化的空间很大。大型发电集团有不少发电资产,可是注入上市公司的只是一部分。就总装机量而言,到2021年的时候,国家电投、华电集团没证券化的装机分别占65.8%、61.1%,其他发电集团没证券化的装机也差不多都在30%左右。
从电源类型看,到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还有82.6%的光伏资产没证券化,华电集团有80.4%的水电资产、95.8%的新能源资产没注入上市公司,以后电力企业整合资源的空间很充裕。另外,现在国家电网旗下的资产也有证券化的可能。
火电灵活性改造在当下是调峰方式里最可行、最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2021年火电装机容量占55%),这就使得火电灵活性改造成了增强系统调峰能力的关键方式。拿各种调峰或者储能电源来比,从可行性方面说,抽水蓄能建设得慢、投资多,电化学储能电池在安全性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经济性上还得再看看。我们觉得火电灵活性调峰这个手段,跟能源结构挺配的,也符合火电运营商的情况。贵州、内蒙有政策,要强化火电灵活性改造与风光的配比,有这样的政策在,我们预计火电企业会加快改造。火电变成调峰电源后,火电就会从弹性低的周期股慢慢变成业绩增长、储能价值很明显的成长股,以后它的价值会不断被发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