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当然知道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颇有些无奈的说道:“军区把任务下达给我们,我们再难也得完成,眼前先把六旅安排了,粮食的事再想办法吧。”
杨毅也没好办法:“只能这样了,粮食的事我回去后咱们几个再商量,政委先跟六旅的领导接洽一下,把接收部队的任务分派到各乡镇公所,让紫竹同志多做做下面的工作,我忙完这边的事就立刻回去。”
杨毅这次到基地来,是为了甄别一批俘虏,前天下午国军163旅佯攻摸云岭要塞,夜里却派出一个熟悉山地作战的突击队攀登悬崖,意图从东面偷袭要塞,被山上的哨兵及时发现,二团迅速出击设伏,毙伤敌人13个,敌人这个山地突击队338人全部被俘,无一漏网。
杨毅对俘虏的一贯做法就是血誓甄别,正常情况下是先选出少部分俘虏发誓不再与共产党解放军为敌,剔除一部分发假誓的顽固分子主要是军官当众枪毙杀鸡儆猴以儆效尤,然后让受到震慑的其他俘虏发誓,把仍然发假誓的俘虏押到劳改队强制进行修路挖山采石等重体力劳动,让通过甄别的俘虏选择是参加解放军还是到基地工作。这次运气不错,二百多俘虏只有三十来个人违心发誓,枪毙了1个少校队长3个尉官,发假誓的人哭着喊着要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再次血誓甄别竟然全部通过了甄别,这让杨毅感到有些惊喜,找了几个俘虏了解情况,原来国军163旅副旅长竟是杨毅的老熟人庄云清。
三九年杨毅担任骑兵营长时老领导韩志坚政委被叛徒出卖被俘被关押在顺德城鬼子宪兵队看守所,杨毅率小分队前去营救捎带脚将看守所里关押的国军32军新编第四旅副旅长庄云清上校和他的十几个部下给一起救了出来,庄上校为人正直感念杨毅的救命之恩,将崆山山洞里一个军的武器装备献给了杨毅,杨毅作为回报给了庄上校十根金条和一部分武器,并派人把他们送过了黄河。没想到九年过去了,庄上校还活着就在山外的国军163旅当副旅长,这么多年过去了,杨毅从一个营长成长成一个旅长,这庄云清的官职竟然还是上校副旅长,一点儿进步也没有,这倒是个异数。
杨毅分别跟十几名连排长归顺俘虏谈了话,了解庄云清的近况,一个名叫田二喜的中尉连长说他是庄云清的表侄。田二喜告诉杨毅,庄云清当年带领部下渡过黄河后没有马上过长江找老上司,而是用八路军给他的金条在大别山区招兵买马自立山头跟日本鬼子打游击,期间跟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多次合作,发展到上千人枪。日本投降后,庄云清的游击大队被国民党九江行署收编到163旅自成一团,之后九江行署查实了庄云清之前的身份地位,恢复上校军衔担任163旅副旅长兼原属团团长。姑父庄云清说过共产党与他有大恩,本心不想跟解放军为敌,但人在国军身不由己,多次嘱咐身边亲信跟解放军作战留个心眼,不必较真,能避战就避战,实在躲不过也不要血拼,以免以后不好说话,不许部下虐待共军俘虏和共军家属,所以这次偷袭一经解放军包围弟兄们就投降了。
杨毅对庄云清的为人还是相信的,他让田二喜再次发血誓表忠诚,然后写了一封信交给田二喜,让他出山把信交给庄云清。
田二喜带着自己连的十几个心腹弟兄,被解放军护送到山外,连夜越过国军的封锁线到旅部时,庄云清正在为几天前的败仗损失懊恼烦闷。
正如田二喜所说,庄云清是真心不愿意跟共产党解放军打内战,人家共产党不但在九年前救过他的命,之后在大别山打鬼子时新四军也没少帮助他的部队,可蒋总裁铁了心要剿共,白长官虽然跟蒋总裁尿不到一壶里,但在对付共产党这个问题上却没有分歧,下死令要剿灭大别山区的中原解放军。庄云清自己虽然对共产党有好感但毕竟位微势弱,没大的话语权,只能约束手下保存实力消极避战。不过既然是国军高官,一味避战也是不可能的,这不前两天为配合绥靖公署发动的年终战役,师部策划了一个突袭共军摸云岭要塞的方案,虽然庄云清当时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旅座和师座都认可了作战计划,他只好奉命抽调出本部熟悉山地作战的田二喜连加入旅部组建山地突击队,突袭共军的要塞。
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预想中的夜袭夹击共军要塞行动没能实现,正面佯攻作战白白伤亡了数百官兵,偷袭摸云岭要塞不但搭进去了自己精锐的山地连,还搭上内侄田二喜,田二喜不但是妻子的侄子忠诚可靠,也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在抗战期间屡立战功,假以时日可堪大用,当年没让日本鬼子杀了现在却稀里糊涂载到解放军手中,生死不知,实在让庄云清忧心忡忡。
“报告庄长官,田二喜连长回来了!”卫兵进来把报告。
“什么?他人在哪里?”庄云清闻之大喜:“快让他来见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