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二娘子更不得了,在县里开了珠宝首饰铺子,如今已是县中首富。来往的尽是富贵高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竟然一直未嫁人。
最让月姐儿震惊的是叶家出了神童,十岁的秀才叶志远!
其后数年十六岁的叶志远再次下场,竟一举夺魁考了乡试第一名,得了解元,轰动全省数府!
安阳县虽然出过举人老爷、进士老爷,可解元还是首次。据说时任布政使的太爷都亲自接见过叶志远。
转过年,叶志远赴京会试,再得会元。最终参加殿试,他又以一篇《帝王之政帝王心》使得天子龙颜大悦,钦点为状元郎!
叶志远,连中三元!天下震动。
然而,安阳县的喜讯还不止此。
同科参加殿试的举子,另有两人也是安阳籍贯。
卫家卫子腾因相貌俊美,被天子许为探花郎!前海防同知裴老大人嫡孙裴文乐,得了二甲第七名。
一时间安阳县文道大昌之名,传遍天下。
只不过天下士子谈起三人,虽然极为艳羡,却也对三人授官之事颇为疑惑。
按说这三人,排名如此之高,按惯例都应当授官在京城。尤其状元郎叶志远,正常会授为翰林院编修官,那是天子近臣。
而卫子腾这个探花郎,也会进翰林院任职。
可让人意外的是,先是裴文乐阿爷裴老同知,在得知孙儿考了进士,心情过于激荡,竟忽发心疾故去。
裴文乐还并授官,也只能回家守孝。按说孙子给阿爷守孝不过一年即可,称为小功。
但裴文乐自小被裴老同知带大,爷孙之情甚笃,于是他请了三年孝。古礼重孝,儿孙守孝三年,称为大功。
然后再是卫子腾被分到留都户部任主事。
这也就罢了,最诡异的是状元郎叶志远,竟然未授官,而是被打发到留都六部观政三年。
所谓观政,就是实习政事,这倒不奇。可观政多是在京城六部九卿等衙门,而且多是半年。
状元郎叶志远竟被发配到留都,而且观政时间明令为三年,莫非天子不喜此人?
这些东西,月姐儿哪里懂,就是顾辞也只当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她说说罢了。
九年前,当初的罗秀才自从赵家庄落难后,就和赵芬儿搬回了叶家村。罗母却并未跟这两口子回村,有人询问罗秀才,他们也闭口不答。
还是杨里正后来跟人透露,罗母在与这两口子逃难过程中,死于外地了。
罗秀才更是得罪了府衙学官,被黜了功名,永不叙用。自那之后,夫妻俩无以为生,只得回村务农。
奈何赵芬儿是地主家的宝贝闺女,哪懂得做活?罗秀才更是五谷不分。最后还是罗秀才在村里弄了个小小学堂,为村里孩童开蒙糊口。
可村人多嫌他晦气,鲜少人愿意送自家孩子去。
罗秀才学堂里不过三五个学童罢了。幸好似乎赵芬儿尚有些积蓄,否则两人可就要三天饿九顿了。
日子过的艰辛,人就容易颓废。罗秀才整日的借酒消愁,才三十来岁就驼了背。
没了秀才功名的罗大郎,村里人都戏谑称他为罗锅子。
据传黄屠夫的儿子黄柏,与这赵芬儿有些不清不楚,罗锅子得了风声也多次去闹,结果自然是去一次被揍一次。
这么一来,罗锅子更是了无生趣,只要有酒喝,并不再管赵芬儿如何。
说来也怪,虽说罗家没什么进项,却顿顿吃得上肉。也怨不得村里传她和黄柏的闲话。
直到去年,卖豆腐的张婶子女儿王小丫嫁了黄柏。张婶子本不同意这门亲事,毕竟黄家名声不大好,黄柏又大了十来岁。
奈何婆母杨氏贪图黄家给的银子足,丈夫王三儿也支持,她也只能眼看着女儿送入火坑。
未料成亲不到半月,王小丫就挨了打。回了娘家,张婶子细细盘问,王小丫却只顾脸红,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
直到第二次又被打回了娘家,王小丫才忍着羞耻说了,那黄柏嫌弃她花样少,人太瘦,骨头硌得他疼。
这个畜生!
好好的女孩他竟嫌弃太瘦,庄户人家女孩哪个身子富态?咦,还真有个,罗锅子的媳妇赵芬儿!
张婶子气极,跟王三儿就说了这事。王三儿也是大怒,当场暴走要找黄柏他爹说道说道。
可是出了院门,冷风一吹王三儿也就冷静下来了,黄屠夫那杀才,脾气暴戾得很,为这点子事再惹他发狂就不好了。
王三儿认清现实,只好回家反劝起妻女来。婆母杨氏也在一旁帮腔:哪有当家的不打媳妇?
如今王家也隔几日能吃上顿肉了,牺牲王小丫一个,总比全家日日吃糠咽菜好得多吧?
王小丫见娘家不肯出头,只得回去捱日子。黄柏见打了两次狠的,岳家也并没上门来闹,就越发得了意。
果然老爹说的对,女人这玩意儿就得揍。小树不修不直溜,老婆不打哏赳赳!
自那以后,黄柏虽然仍是张嘴就骂,伸手便打,到底不会打得太狠。毕竟打得起不来炕,也是个麻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