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海蜇头够酸爽,海参鲜味十足
“那就来一份炒海肠!”
董青玥翻了一页菜单,看到了新一页菜单上写着获奖菜品。
“你们家干烧鲳鱼还获奖了?”
服务员点头确认,“是的,女士!获得过中华厨艺大奖赛的金奖!”
“这么厉害,那就来一份干烧鲳鱼!还有九转大肠!”
林江听到九转大肠就不淡定了。这种重口味的菜品,让沪城人吃有点过分。
“董青玥,这道菜还是算了。”
“林江,你以前也做过这道菜,我要尝尝是你做得好吃,还是人家做得好吃!”
“董青玥,咱们是来吃饭的,不是来比赛的。”
“好吧!”
董青玥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可翻了一页,又看到一道熟悉的菜品。
“要不点爆炒腰花?林江,你好像也做过……”
“刚说了,你怎么又提!大肠不要,腰花也不要!你要想吃,我回去给你做就是!”
猪大肠、猪腰子,这种食材价格很便宜,也很常见,林江对这两道菜相当精通,在沪城的饭店点这两道菜,没有必要。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来一份高唐驴肉!董青玥,你再点道素菜!”
“素菜,那就酸辣土豆丝。”
“要什么土豆丝,来一份风味茄子!再来一份海鲜疙瘩汤!”
林江估计董青玥也点不出什么菜,就赶紧再点了两道菜。
四道荤菜、一道素菜,一份汤,点了六个菜,林江把菜单又给了李娜。
“李娜,你们再点两个菜。”
李娜接过菜单又点了一份海蛎子蒸蛋,一份凉拌海蜇头。
服务员确认完点菜单,问道:“先生,女士,你们酒水和面食要什么?”
“酒水就算了,我们开车来的。面食等上完菜,再说!”
“好的,马上给你们上菜!”
“我现在能去看看海参的个头吗?”
“当然可以!先生,这边请!”
这种海鲜刺身,林江还是在吃之前确定下新鲜度。
【海参】
种类:渤海刺参(野生)
主要用料:刺参
生长周期:4.5年(渤海)
新鲜度:96%。
适合菜品:扬州炒饭,其他待学习……
林江看着水箱里面养着的海参,足足有半斤重,可谓是真材实料。
从这一点,林江也确认了这家饭店可以值得信赖。
“服务员,我再买20斤驴肉和20斤酱牛肉,这两份打包。还有之前点的菜,一起结一下账。”
熟驴肉一斤85元,酱牛肉一斤70元,加上点的菜钱,一共花了4100多。
林江回到包间时,第一道菜高唐驴肉已经端上了桌。
东山省西部有一个全国出名的产品,叫东阿阿胶。
阿胶用驴皮熬煮制成,为了生产阿胶,那么就需要很多驴皮。
所以,那边有很多养驴的养殖场,自然驴肉也就很常见。
当地人也就对驴肉的吃法颇有研究,高唐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传说高唐驴肉,取鲜驴肉悬挂两、三天“排酸”之后,使用老汤大火煮四个小时,然后关火后,再焖三个小时,使得驴肉烂不散,软而不松。
“咱们不喝酒,那么咱们吃菜!”
“好,吃菜!”
这盘高唐驴肉颜色紫红色,切成长方形的半公分的肉片,一片压在另一片上面,整整齐齐的码放。
林江夹起一片驴肉,塞入嘴里,驴肉特有香味从口腔蔓延到鼻腔,肉片不算很薄,很有嚼劲,确实好吃。
第二道菜是凉拌海蜇头。
海蜇在国内有两个主要产地,一个就是东山省沿海,一个是江浙省沿海。
东山省纬度较高,海水温度也相应较低,捕捞的海蜇,会比江浙省沿海的质量好。
俗话讲,好东西价格自然要贵。
海蜇价格,东山省沿海捕捞的,要比江浙省沿海的贵一倍不止。
这家饭店是鲁菜,用的海蜇自然是东山省沿海捕捞的。
林江品尝一口,海蜇肉质很厚实,搭配上老醋的味道,也很脆爽。
尤其是这醋的味道,又酸又香,却比西山老陈醋少了几分,很是符合他的口味。
“服务员,你家这道海蜇头用的是什么醋?”
“先生,您稍等一下,我去给您问一下我们厨师长。”
等传菜员再来上菜的时候,也带来了答案。
“先生,我们大厨说了,是用漯河醋、镇江香醋、独流老醋,还有沪城本地的米醋等几种醋调出来的。”
“好,我知道了,谢谢!”
漯河醋、镇江香醋,这两种醋,林江经常使用,能够尝出来。
独流老醋是天津卫那边的知名香醋,他没有用过。
还用上了本地的米醋。
这已经是四种醋,估计还有其他品牌醋。
使用几种醋汁调出“老醋”的味道,又准又狠,水平非常之高,林江着实佩服。
难怪这道海蜇头能卖98元一份。
嗯,不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