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也听不下去了,说道:“儿媳妇生孩子你也要管,哪有你这样的婆婆,真是太不像话了!”
沈明理说道:“娘,柳烟身体不好,以后就不让她下地干活了,做饭洗衣这些活她也不能干了!”
王氏一听又把沈明理骂了一顿,说他娶了媳妇忘了娘,沈明理说道:“如果你执意要让她干活,咱们就分家单过。”
王氏也不傻,如果分家了,他们三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一听沈明理要分家,就气不打一处来,说道:“你这个不孝子,我把你养大容易吗?你居然要分家,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从这天开始,沈明理就不让妻子干活了,但李氏心疼丈夫,说道:“我不下地干活,地里的活只有你一个人干,这怎么行呢?你的身体也受不了啊!”
沈明理说道:“你放心吧!我累了就歇歇,你在家里好好养身体,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来!”
王氏见儿子不让儿媳干活,就说道:“谁家媳妇怀孕就不干活了?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她要是不干活,这活谁来干?这个家怎么办?”
沈明理说道:“家里这么多人,为啥不干?除了柳烟,别人就没有手了吗?我不信她不干活,一家人就不过了!”说着就去找村中的理正,让理正主持分家。
理正四十多岁,按照辈分,还还应该叫王氏一声嫂子,王氏家的事情他是再清楚不过了,见沈明理要分家,他也不劝阻,就跟着去了。
王氏坐在院子里大哭,死活不愿意分家,可沈明理为了妻子能顺利生下孩子,是铁了心的要分家,理正也替沈明理说话,王氏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但她要新房,田地也要最肥沃的,否则就不分家。
理正知道王氏的脾气,就与沈明理夫妇商量,把新房和好地都给她,夫妻二人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分开家之后,沈明理就带着妻子搬到了原来的两间破草房里居住,分的田地也是最贫瘠的,但他们感觉这才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每天,沈明理去地里干活,李氏在家里歇着,可她根本歇不进去,就在家里做饭洗衣,缝缝补补,以前她要做五个人的饭,洗五口人的衣服,如今只干两个人的活,也就轻松多了,并不感觉累。
分家之后,王氏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沈明仁两口子日上三竿也不起床,晚上天不黑就上床睡觉了,家里家外的活就由她一个人干,她爱逛街的毛病也改了。
王氏虽然身体好,但毕竟六十多岁了,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根本受不了,很快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呻吟。
翠花听了就骂她老不死的太不中用了,干点活就要死要活的,还不如一头扎到粪坑里死了算了。
王氏听了也不敢说话,只能默默地流泪,她就叫小儿子沈明仁去请郎中,沈明仁说道:“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哪里有钱吃药,你就省省吧!”
王氏骂道:“你这个不孝子,我这么疼你,向着你,从来都不让你干活,没想到你却这么没有良心……”说着就大哭起来。
翠花听着心烦,走到屋里就把王氏从床上扯下来,一直拉到了大门外面,骂道:“家里又没有死人,你哭什么?要哭滚出去哭去……”
王氏就撒泼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苦楚,说自己如何辛苦把两个儿子养大,又给他们娶媳妇,如今个个都成了白眼狼,竟然不管她。
村里人都过来看,说王氏活该,大儿子儿媳对她那么好,她却不知道珍惜,一心向着小儿媳,被赶出来也是她的报应。
沈明仁和翠花把大门关得严严实实的,不让王氏再进家门,王氏也没有脸去找大儿子,就悄悄地去了村子外面的破庙里。
理正听说王氏在破庙里,就过去看她,王氏见了理正就鼻涕一把泪一把泪地诉说她的心酸,理正说道:
“明理虽然不是你亲儿子,但他娘死的早,你来的时候他才几个月,不就如亲儿子一样吗?可你却太偏心,孩子小的时候,你就使劲地使他,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他干,还时常无故打骂孩子,可孩子并不恨你,长大之后对你很孝顺,家里家外都不让你操心,娶来个媳妇也善良贤惠,对你也是百依百顺,而你却不知足,对他们的态度恶劣,最后逼得没法只能给你分家单过。
明仁是你生的,你向着他,什么活都不让他干,把好吃的,好穿的都留给他,他如今不但懒惰,还很自私,这都是你惯的,惯子如杀子这话一点不假,他连他自己都养活不了,别说养活你了,你落得这个下场也是自作自受,报应啊!”
王氏听了理正的话泣不成声,哭道:“自从分家之后,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想着自己做过的事情,确实是太过分了,对明理他们不公平,也把明仁害了,我后悔呀,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我只能在这里自生自灭了……”说着就嚎啕大哭起来。
“娘,跟我们回家吧!”王氏听到声音,心中一惊就朝门口看去,就看到沈明理两口子站在庙门口,李柳烟挺着大肚子,看样子快要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