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平侯决定东征讨伐袁绍起,冀州和青州两地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战,这动静不可谓不小,兖州的袁绍和曹操也开始积极的招兵买马,筹措粮草以待应战。
初平三年正月,袁绍、曹操共选出十五万精锐,两万匹战马打算先发制人北征冀州,与幽州的公孙瓒相呼应。
“主公万万不可啊,”逢纪一脸焦急道:“我军去年刚在司隶与张昊军大战,军中老卒早已疲敝,新募来的新卒还不具备战力,若仓促北征,咱们的实力恐怕只能发挥出六七成啊!”
“主公,逢纪所言甚是,”审配开口道:“据线报说,张昊从冀州和青州调来近十万劲卒,这些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不容小觑啊。”
“不止如此,兖州多地皆有山匪和黄巾旧部作乱,村镇的粮草筹措也有诸多的问题,各郡县城的商户囤积粮草,哄抬物价,若是不先平定内患,后果不堪设想啊。”
辛评的话让本就烦躁的袁绍瞬间冷静了下来。
袁绍不傻,他知道后院失火的后果。
但是,
若不趁着冀州军和青州军立足未稳之际打乱张昊的部署,要想再找机会,恐怕就难了。
“主公,”辛评恳请道:“咱们在兖州,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胜算会多个两筹,而张昊军初来兖州,对地形山势不熟,胜算则会低个一两筹,此消彼长,优势在咱们这一边啊。”
袁绍的眼神飘忽,一副犹疑不定的样子。
亦就在这时,许攸和郭图趾高气扬的走了进来,当许攸看到逢纪等人时,不由轻蔑的看了一眼,冷嘲道:
“哼,尔等庸才怎会看到稍纵即逝的胜机!”
逢纪眉头紧蹙,怒斥道:“许攸,那你倒是说说,胜机在哪里啊!”
许攸没有去回答逢纪的话,而是从袖口里拿出一道简牍,对袁绍说道:
“主公,这是公孙瓒遣人送来的书信,只要咱们引兵北征,他公孙瓒便会亲率十万幽州军南下,就算咱们不能将张昊一举击溃,亦可将张昊的立身之地搅得天翻地覆;
届时,失去士族门阀支持的张昊还能靠什么与咱们为敌!
如果将张昊比作一条蛇,那冀州便是他张昊的七寸之处,冀州一乱,张昊大军必然也会乱,
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辛评皱眉道:“许攸,现如今军中粮草只够两月之用,后续的粮草筹措困难,应如何应对啊?”
郭图笑道:“只要大军能进入冀州地界,咱们便可以战养战,何愁粮草之用呢!”
审配摇头道:“兖州多地有黄巾旧部和诸多山匪肆虐,后方一旦不稳,又当如何应对?”
郭图淡然道:“主公与曹操共有新老兵卒近二十万,十五万北征,剩下四五万坚守住重要城池即可,无需忧虑。”
袁绍看着两方一问一答,心里也在计较盘算着,
逢纪等人的担忧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许攸和郭图的谋划更为诱人。
毕竟天下人都知道,冀州乃张昊的立身之地,根基之所在,若冀州有失,张昊的实力便会折损一半,而他袁绍便可趁机在冀州大肆搜刮,采摘胜利的果实。
“主公!”逢纪见袁绍心有意动,焦急道:“去年与张昊军交战,兵马奔波一整年,兖豫徐三州为了支援联军作战,百姓早就困顿贫穷,州郡的粮仓空虚,此次战端又起,百姓本就繁重的税赋又得再增加两三倍不止啊!”
说到这里,逢纪一脸的悲意,怅然一叹道:“到那时,三州之地将会因战乱而成为不毛之地,百姓流离失所,则会给那些黄巾残党可乘之机啊!”
“许攸郭图之言皆未考虑到最坏的结果,试问,一旦我军在前线遇阻,不能按照咱们预计的那样获取敌军的粮草,若咱们后方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粮饷,前线大军又当如何!”审配肃然道:“主公,北征之事还请三思啊!”
此时的袁绍再度流露出犹豫之色,看得许攸频频皱眉。
“主公切莫听取逢纪和审配的妇人之词!”许攸正色道:“妇道人家才会在乎家里有多少粮钱,抠抠搜搜的以为只有勒紧裤腰带才能吃饱。”
说着,许攸冷笑两声,然后瞥了一眼逢纪三人,继续说道:
“商贾之道有言,开拓进取方能赚得盆满钵满,只知节流,最后不过是坐吃山空罢了,冀州既是张昊的钱袋子也是粮袋子,只要主公与曹操亲率十五万大军杀入冀州,钱粮唾手可得矣。
当年如那冠军侯,亲率八百精骑便能在草原上大杀四方,也是凭借着以战养战的打法;
而咱们,
十五万大军,
就是都到冀州去吃饭,待个个把月,也能吃掉冀州不少粮草,就算咱们最后没有与公孙瓒会师于信都而返回兖州,
留给张昊那厮的,也不过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冀州罢了。
没了冀州这个钱粮袋子,张昊也就相当于断了一臂,待来年再与张昊交战,必能一举将其击溃。”
“好!”袁绍朗声高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