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的主任。”
阮流筝被赵恒cue了这么一下,很是高兴的点点头回答道。
赵恒走后,刘梦看着阮流筝有些高兴的样子,不禁调侃说道:“看伱高兴的,主任随口一句话,你就这么开心。”
“也没有了。”
阮流筝微微脸红说道。
她自然不是什么花痴,因为赵恒一句话就这么高兴,她高兴的是,作为副主任的赵恒,关注到了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不管在学校,还是工作以后,因为性格好、长相甜美,很多男生都很吃阮流筝这种女生,所以追求她的人自然是不少的。
不过,相比找个人谈恋爱嫁了之类的,她更想要在专业上、事业上,做出一点成绩来。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她也不会学医,完全可以选择更加轻松的行业。
“主任关注到了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刘梦又说道。
“好好加油吧,有时候专业能力也并并不能决定一切。”
刘梦意味深长的对阮流筝说了这么一句话。
要说专业能力,在急诊的时候,刘梦可以说她不怵任何急诊的任何一个医生,但就是这样,她却迟迟没有晋升主治医生。
所以,她才会对阮流筝说,专业能力并不能决定一切。
“学姐,我看主任对你还是看重的,他出去办事,把病区都交给你了。”
阮流筝又说道。
刚才赵恒对刘梦的态度,她都是看在眼里的,这种看重,是独一份的。
“所以我们更不能怠慢,走吧,跟我去查房。”
刘梦笑了笑,站起身说道。
燕京大学。
生物实验区,第一实验室。
反应釜前,赵恒和李宏巍教授正在等待着这一批次的结果。
“小赵,这一次很有可能出结果了。”
李宏巍神情严肃的盯着反应釜,再有十五分钟,阶段性的结果就出来了,如果这一次有好的结果,那么研发的过程,至少会缩短一半,也就是说,本来预计三个月的研发时间,现在再有一个月,就能出来了。
对于siRNA胶体束的研发,前文说过,是采取黑箱的方式,所以,忽然加快进度,也是很正常的。
黑箱,就是以不确定而在科学界闻名的。
本来李宏巍预计的三个月时间,那是参考了他之前研究碳纳米管的时间,而且,三个月都是往短了说的。
虽然赵恒的水平现在基本上与他相当,但科学研究这种事情,不是说人多就行的。
很多时候,研发进度都是卡在某个关键的节点,而这种节点的攻关,也不是说人多力量大。
科研需要的,是更加抽象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别人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东西。
“怎么会这么快?”
赵恒有些疑惑的说道。
“这说明运气在我们这边那。”
看到赵恒一脸疑惑的样子,李宏巍严肃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微笑,语气平缓的说道。
是的,科研的本身,是一个无比严谨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能有。
但在这种过程环节的无比严谨之外,科研要出成果,反而很玄学,也就是通俗说的运气。
就比如说,在化学领域,关于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的经过,就很神奇。
据说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的结构来自于一个梦。
那是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在书房打瞌睡,在睡梦中,眼前忽然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
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见到蛇衔尾的景象,并且旋转不停,然后他就触电般的惊醒了,接着就整理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之后就证实了。
当然了,这是大科学家,平时的积累已经非常的深厚,换了普通人的话,最多梦到美女或者暴富发财之类的东西,是绝不可能梦到什么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但这也说明了,科学研究当中,还是很讲究契机的。
就说诺贝尔奖,每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研究的领域,几十年以来,肯定都不只是他一个人在研究,但偏偏就是这个人发现了,获奖了,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
能够成为顶尖科学家的,其实心智水平都差不多,但有的人,可能就是运气好一些,然后就能发现并且获奖。
“也许是我们的运气叠加在一起了?”
赵恒也开了个玩笑说道。
“不好说,也有这种可能性。”
听到赵恒这么说,李宏巍居然意外的点点头,他是很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但他也很相信运气这种东西。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可能并没有发现语气的重要性,从小的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笔补造化天无功】【人定胜天】这样的道理。
但阅历多的人,站的位置高的人,可能就会发现,运气很有可能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就像诗里说的那样--【运来天地皆同力,时去英雄不自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