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人真的被魏惠王用了,最后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必死无疑。
而雷云,今天恰恰是无意之中,仅仅凭着一些不对头的感觉,把魏国多年的朝堂暗流。一下子给搅动了起来。但是也无所谓,如今他也是贵为七国的太子老师,又是太子太傅的头衔,只要魏惠王不翻脸,他才谁也不怕呐。
他摸得论骂街劳资不怕谁,论打架劳资有黑甲,实在不行还有手枪,玩阴的就给你来一下。谁怕谁啊。
此时魏惠王心里这算是乐开了花了。不错,作为君王,他也需要一股外力来将这一摊死水搅动起来,而雷云恰恰今天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首先,雷云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观点,站到了儒家的对立面。也就是说这个人除了认孔子的儒学,谁的儒家都不认。
正好此人要在魏国经商,而与雷云合作的既有白氏,也有自己的王弟,也就是说,此时雷云有足够的能力在大梁搅动起足够的风云,那么自己只要暗中的推波助澜,就一定能把田子方这一系的势力压下去,这样朝堂才能平衡起来。
此时,田子方也逐渐的平静了下来,听到雷云对儒家的这些说法,也并未现得很激动,反而面沉如水,喜怒不显于色。看来这姜还是老的辣。
“先生,寡人今日听先生一席话,确实顿开茅塞,这儒学大多数倒也确实如先生所说,除去修心一途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建树确实是差了许多。”
“不过寡人也甚是奇怪,可能先生有所不知,田老先生乃大儒子贡的学生,为何田老先生教导出来的学生精通经济和商业。我魏国上下的各级官吏中,都有田老先生的学生,我看倒也政绩斐然,并非先生所说的百无一用啊。”
“子贡。。。。王上说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端木赐吧?”
“正是端木赐。”
“王上,其实这不难理解,孔子之下先生众多,草民便知有孔门十哲,七十二贤。这些人追随孔子之前,便各有所长。”
“就说这端木赐吧,草民倒是了解不少。可以说我很敬重这个端木赐,但是绝对不是因为他是儒家的人。”
“这里我首先要向各位说明一下,我以为,儒学就是儒学,孔子的儒学,独一无二。”
“我不同意什么儒家的说法,儒学是整个天下的,并不是儒家的,我以为,儒学就是这天下的一门很好的学问,值得学习。”
“而儒家,只不过是一小撮人而已,他们代表不了儒学,也就是说,这天下的人都可学习儒学,但这天下的人不一定都是儒家。这一点很重要。”
“在商业一道来说,我最佩服的人有几个,排在第一位的首推商祖王亥。下来便是义商范蠡。然后就是儒商端木子贡。以及智商白圭。”
“但是我希望王上以及在座的各位知道,他们首先都是商,其次便是自己,我不希望把他们放在那一家之中。比如说端木子贡首先是商业的佼佼者,其次才是他学过儒学。或者说端木子贡是一个学习儒学的商人,商业巨子,业内大家。”
“同时我也不希望把白圭前辈归为兵家,他就是一个学习过兵法的商业骄子,经商成绩斐然,也必然为后世所称道。”
“但是把这样的人归类到那一家,是不是就是说,后来之人就可以扯虎皮拉大旗,以前辈巨匠的名义以那一家的旗号,做一些争权夺利行为不轨的勾当?”
“我敬重端木前辈,完全是他在商业领域中的巨大成就,而不是因为他是儒家之人,更不是说,因为他学习了儒学,才在商业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是要承认,儒学确实在心性上,精神上,帮助了端木前辈,心境更加的开阔,从而更好的经商了。”
“也正因如此,儒学在端木前辈身上于商学很好的融合了起来。没错。这里我使用了商学,因为我以为,商业也是一门学问,可以称其为商学。”
“其实准确说,在端木前辈学习儒学的时候,这商学和儒学已经在他身上产生了融合,从而发展出了儒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便是儒学和商学结合的结果。”
“那么儒学既然能和商学结合,当然也能和冶炼锻造结合,而我将包括冶炼,锻造,造器在内的这一门学问,称之为,工学。”
“同时,我将这天下百家的学说,统称为哲学。但是我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比如说将墨子前辈的学说称为科学,将惠子前辈的学说称为逻辑学。将农家的学说称为农业科学。”
“那么鬼谷子前辈的兵家,我归类为军事科学,而这百家之中,研究数术的,便是数学。研究天文历法的便是天文学。研究地形形势风水的,便是地里学。治病救人的便是医学。法家便是法学,这样,这天下百家就变成了天下百学。”
“那么若是这天下士子想学习一些东西,那自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者多个学科来学习。而学习之后也不会成为哪家之人。这样也就自然不会出现结党营私独霸朝堂,为了一己之私而行为所欲为之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